-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传统武术德文化特质
论传统武术德文化特质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具体实践形态,其必然携带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因此武术既是文化实践体,亦是文化承载体,所以武术与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术和搏击术在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承载的本体和实践的形式不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使武术成之为‘武术’的唯一的东西,不是武的动作多么精妙、多么有杀伤力,而是内涵在其物质本体下的‘精神’——‘德’〔1〕。”而“德”在中华文化中具有至高的本体地位,《易传》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谓之易。”儒家经典《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那么通过深入探求“德”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质,才能更加深透地认识中华传统武术之内涵和真谛。
1传统武术文化生命的观念形态
如果就中华文化发展的表现看,她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具有其特有的根源性。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话来说,中华民族是最具原初性的民族。正是因为她是一个原初的民族,所以才能够独特地从根源上运用其心灵,这种运用心灵的特质,正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生命”。而武术恰恰就是这种文化生命活的标本和存在体。
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在产生的原初就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精神形态,在思想源泉上就有深刻的差异性,中华文化首先在于把握“生命”,而希腊文化则首先把握“自然”。《尚书?大禹谟》言曰:“正德利用厚生。”这是古代中国文化生命里最为根本的一个观念形态,这一形态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是首先向生命之处用心。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个方面本质上就是在修己与安民两方面。“生命”是最为复杂的东西,甚至难以用属性和本质这类哲学范畴对其进行解析,因而当今武术本质的研究仍旧是一个难题,这是传统武术自身所蕴藏之生命本体所决定的。正是因为生命的复杂性,才有人说:“征服世界易,征服自己难。”,明代武术家戚继光也说:“去外寇易,去心寇难。”武术的本质力量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类似尼采所提出的“超人精神”,即“不断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因而有学者在西美尔生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习武者内在的非理??生命冲动才是武术本质性的灵魂〔2〕这一命题。这种关于生命的冲动是最深刻、最根源的智慧发动之处,实际上表现在武术文化的生命当中。
正德和修己是对待自己的生命,利用厚生或安民则是对待他人的生命。所谓“对待”意指如何来调护我们的生命、安顿人民的生命。所以中国文化特质里之保命全形、注重生命、把握生命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解剖或者解释,乃是一个道德形上学的把握。因而正德、利用、厚生这一组观念形态是属于道德本体的一个范畴形态。传统武术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时正是采取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生命观,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和“以德化人”,这才有了太极拳 “化动四两拨千金”这种让敌人倒伏却不致命的高级技击术和少林武术禅武“恕”的宗教精神;在对待自我生命方面,武术中的养生之术则更为高妙,有《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这种养生功法和混元桩、三体式等桩法,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养生功,具有导气、养神、通经活络的综合作用;另外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对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都非常讲究,所以有“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武谚,还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等非常具体的摄生法则。
实质上,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生命观并非仅是人的自然“生命”,自然之生命是属于形而下的,而是在中华文化里蕴藏的那种精神性生命,即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道德从本质上就从属于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而正德即是道德的,利用和厚生是道德形上学的实践,这就开启了后来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其中正德是内圣之事,律己要严,要时常反观诛己;利用和厚生是外王之事,对待他人要宽。也即是说“生命”观在武术的文化内核中是一个观念形态,属于道德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在经过儒家的理论化改造后就形成了“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
2传统武术与儒家的仁智合一
从根本上讲,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始终被“仁”给笼罩着,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系统是一个“仁”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仁智合一”当中却是没有智的,因为智存在于具体的道德措施当中,在利用和厚生中表现,在道德实践的形上学笼罩下为实用的表现。武术之具体形态正是这种实用的表现,韩非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春秋战国时期侠文化的出现使古典道德实践成为物化和肢体化的语言,这种语言成为表达侠的生命价值观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汲暗、郭解、剧孟等诸游侠像王侯将相一样被单独列传,或贬或颂间无不渗透出狭义行为中透出的道德精神。
“仁”在儒家思想中作为人的类本质而被呈现,从解释学角度看,“仁”并不具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系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仁看作“全德”的代名词〔3〕,也即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洋石油开采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S6520X-EI系列万兆交换机彩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PPT课件及配套讲义.pptx VIP
- 3.1 电离平衡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2张PPT).pptx VIP
-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课件 29PPT.ppt VIP
-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解析.doc VIP
- (高清版)T 30366-2024 生物质术语.pdf VIP
- 汽车消费复杂行为分析报告.pptx VIP
- 交通事故和解赔偿协议书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