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抗战遗迹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抗战遗迹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广州抗战遗迹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人民在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抗战遗迹,它是广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素材。在广州大力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红色经典文化所衍生的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协调好抗战遗迹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于广州的发展和对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广州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抗战遗迹 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 世界文化名城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广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广州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在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抗战遗迹,这些抗战遗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素材,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州在大力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抗战遗迹的历史作用,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广州在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跟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实现城市经济与历史遗迹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对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将重点从抗战遗迹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论述。   一、广州抗日救亡运动中留下的遗迹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最初,日军作战目标主要是华北和华中,对于广州所在的华南地区主要是发动突然袭击。从1937年8月31日敌机首次空袭广州起,至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空袭广州的日机共有近百批900多架次,共炸死居民6000多人,炸伤近8000人,毁坏房屋4000多间,毁沉船只近百艘。[1]P205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广州城顿成瓦砾与尸骸相互堆积的城市。“广州最繁盛的街道,全被炸成瓦砾场了,黄沙车站附近,已经是一片平地了,文化街的永汉路、惠爱路、长堤,每走几十步不是一堆焦土的残砖,就是一排炸成碎片压成血浆的尸块。”[2]P212—213广州人民终日在惊慌与无望中度过。在现在的广州市黄华路黄华塘有一块高1.71米、宽0.76米的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血泪洒黄华”5个血红的大字,正是记述日寇轰炸广州惨痛史的一个见证。1993年,这里被确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也是国共合作抗日的见证地。在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就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同胞一起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抵抗日寇的侵略。迫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形势,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1937年9月下旬,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此,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7年10月,中共代表张云逸为筹建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而专程抵达广州;次年1月,办事处正式成立,成为中共在广州进行救亡活动的公开合法机构。[3]P508办事处积极开展对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组织进步爱国青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掩护中共广东省委和地下党的活动,对促使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位于现德政北路77号,后迁到现中山二路8—10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旧址建筑已不存在。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氛围下,中共在上海创刊的《救亡日报》由上海南迁广州,大批文化人在上海失陷后也撤退到香港和广州。《救亡日报》始终坚持团结抗战的立场,内容十分丰富,成为抗战初期党在粤港地区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从而大为增强。社址现位于广州市长寿东路。   正当广州人民抗日救国热情高涨的时候,在日本侵略者的狂轰乱炸之下,1938年10月,广州沦陷。随着日伪政权的建立,他们对广州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位于今广州南石头街的“粤港难民之墓”就是日军杀害香港和广东难民的罪证,他们死在罪恶的细菌武器下。这一惨痛的历史在掩盖了半个世纪之久后,终于昭彰于世。在日伪政权的统治下,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党组织力量也开始向农村转移,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各游击队也纷纷派党员潜回广州建立秘密联络点。所以,广州这时期也留下了党秘密活动的一些重要据点。如现位于广州中山四路谈家巷的东江纵队广州交通站旧址、位于米市路1号的珠江纵队广州联络站、位于荔湾区文昌北路的广东省临时委员会秘密活动机关旧址都是这一时期共产党人抗日救国的历史见证。   1945年,世界人民终于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时,广州地区日军签字投降仪式在现广州东风中路中山纪念堂举行,由中国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受降。张发奎询问日军代表田中久一等身份后,命令坐下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