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对梦迷信理性认识
庄子对梦迷信理性认识
[摘要] 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梦来自于上帝或鬼神的旨意,具有预兆和警示作用。即使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精英譬如晏子、子产、孔子等也对梦的预兆作用深信不疑。庄子却否定了梦同神灵鬼魂的意志的关系,揭示出梦的虚幻性,批判了梦迷信,揭露了统治者对梦的利用,并最早提出了“人生如梦”的哲学命题。庄子对梦的理性认识,在先秦时期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庄子;梦迷信;上帝;鬼神
[中图分类号] D2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4—0131—05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梦迷信思想
关于什么是梦,古今中外大概有几百种说法。现代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1]。阿德勒却说:“梦的工作就是应付我们面临的难题,并提供解决之道。”[2]安德烈?洛克定义道:“梦是可以在清醒状态下描述出来的一种睡眠状态下的脑部活动。”[3]但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梦来自于上帝或鬼神的旨意,具有预兆或警示作用。古代的梦书在定义梦时说:“梦者,像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成,吉凶验也。梦者语其人,预见过失,其贤者知之,自改革也。梦者告也,告其形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喘息,口不言也。魂出游,身独在,心所思念,忘身也。受天神戒,还告人也;受戒不精,忘神言也。”[4]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梦虽然不如殷商时期的人那般恐惧重视,但依然十分迷信。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梦是一种预兆,一种警示,不怀疑梦的真实性,因此虚幻的梦严重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如《吕氏春秋》就记载了一个因梦而自杀的故事:
齐庄公之时,有士曰宾卑聚,梦有壮子,白缟之冠,丹绩之衤旬,东布之衣,新素履,墨剑室,从而叱之,唾其面。惕然而寤,徒梦也,终夜坐不自快。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无所挫辱。今夜辱,吾将索其形,期得之则可,不得将死之。”每朝与其友俱立乎衢,三日不得,却而自殁。[5]
宾卑聚做梦梦见有人凌辱自己,非常气愤,??续几天与朋友在街上寻找梦中人以期报梦中之辱,结果自然是找不到。但他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又报仇无望,因此愤而自杀。宾卑聚以梦境为实有,他的朋友也以梦境为实有,可见其时的人很相信梦,以为梦与现实生活并无区别。
梦不仅对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家大政。《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故孔成子立灵公。[6]
卫国立国君,依礼应立长子孟絷而不能立次子元。但孔成子与史朝皆梦见卫国的先祖康叔对自己说立元为国君,占卜之后,决定按照梦中康叔的旨意行事,于是立元为国君,是为卫灵公。
不但在立嗣这样的事上,人们相信梦的启示,而且在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之类的大事上,人们如果有梦,也多半遵照梦的意思而行事。《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6]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4期张海英,张松辉:庄子对梦迷信的理性认识
对于是否攻打陆浑、派谁攻打陆浑这样的军国大事,韩宣子就是根据自己的梦象作出决定的。
春秋战国时期不但统治者和一般民众都相信梦,认为梦兆是当然的,绝对的,没有疑义的,即使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精英也对梦的预兆性深信不疑,如子产、墨子、甚至“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
郑国的子产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但是,当郑国人梦见伯有“介而行”并频频作祟时,他赶紧立他的后人当官以安抚伯有的灵魂[6];当晋侯梦见“黄熊入于寝门”时,他认为所梦黄熊是鲧死后所化[6],可见他对梦的应验性是毫不怀疑的。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他也很相信梦的预兆作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7]
奠,指设酒食而祭,亦专指丧祭。依周礼,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楹(指东西两大柱)之间,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柱之间,而他又正是殷人之后,所以他自己占梦,认为这个梦预示着“哲人萎乎”,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果然,七日之后孔子卒。《孔子家语》也载孔子言云:“故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8]可见孔子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