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大千画款书法审美意境
张大千画款书法审美意境
【摘要】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关键词】张大千;画款书法;审美特征;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115—5
在近代中国画坛上,张大千是影响巨大且个性鲜明的一位大家。他深得中国绘画传统精华,不但绘画艺术超迈绝伦,其书法艺术也有很高成就和境界。这从他的绘画题款中便可以得到证明。后世人研究、欣赏张大千的绘画,如果不对其画款进行研究和欣赏,既不可能真正了解张大千的绘画艺术,也无法完全领略张大千绘画的成就和境界,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很遗憾的事。为此,本文拟就张大干画款书法的审美意义与价值略作探讨。
一、张大千画款书法形式概述
张大千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绘画作品,几乎都有题款。这也是作为完整的中国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从中国绘画史看,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唐宋以前的画家较少题款,或者有题款者也多是仅署名或藏于山石树茎之隐秘处。元明以后,画家题款之风渐盛,但往往是书法佳者多题,书法劣者少题。否则,如书法拙劣者多题款,则必降低画品质量。明清以来画家如唐寅、文征明、徐渭、石涛、赵之谦、吴昌硕等无不是善于题画款的高手,因此,他们的综合影响便为许多画家所不及。张大干传世绘画绝大多数都题款且往往题款较长,这也充分显示了他在书法上的自信和固有本领。只有少数作品,因为画面本身原因(或幅式太小、或布局太满,或临摹,或章法使然)题穷款。他的画作题款在50—200字左右者比比皆是。甚至题款在200字左右的也很多,如《雁荡大龙湫》、《散花女》、《唐宫按乐图》、《猗猗修竹》、《蜀山秦树》等等。从他的画款形式看,其题款几乎包括了中国画题款的所有形式:穷款、短款、??款、重款、画外款等等。题款方法上,他基本运用了传统中国画题款的所有方法,如互映法、补空法、浸位法、顺形法、边角法、穿插法、笔墨法、重叠法等等,尤其以互映法、补空法、顺形法、笔墨法较多且处理极为精彩。从他的画款书法题写特点看,长题(30字以上)居多,约占一半以上;穷款者较少,约三分之一以下;题款的文字内容,既有自身艺术感悟的自作诗句和对景物的补充说明,也有题写与绘画主题相联系的古人诗句。用画款这种形式表达他的创作情感,这也是他善于多题长款的主要内容和原因。少数题穷款者仅是字号而已,或者所画景物名称,如《长江山水》系列画之“赤壁”、“吴淞晓色”,《黄山探胜》之“人字瀑”、“天都峰”等。尤其是他关于艺术感悟和抒写个人创作心境的文字,是后世人更好地解读他的绘画和画面构成的重要内容。从题款的书体看,他的画款书法以行书居多,也有楷书、篆书和隶书等不同书体。风格鲜明,个性独特,后世人称“大干体”。
二、张大千画款书法的审美特征
1.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
张大干画款书法之美,首先在于他的书法本身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和成熟稳重的书法技法与功力。从他的从艺经历看,他在幼年时期即跟随家兄练习书法,先后学习过王羲之《曹娥碑》、颜体楷书、苏体行书等。青年时期正式投入以书法名世的晚清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曾熙、李瑞清门下学习书法,并在二师指导下,广泛“学习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在书法学习方面下过非常扎实的功夫。因此成就了他那一手功力深厚又颇富特色的书法,后世人称为“大千体”。张大干的书法根基主要在于魏碑、金文以及宋人苏、黄、米三家,尤其是他将黄庭坚书法的开张洒脱与金文、魏碑的古拙厚重融为一体,极富刚健之气。其书法善于将魏碑和篆、隶、行、草诸体相融,形成既有碑学书风的厚重、刚健、奇崛,同时也有宋人苏轼、米芾、黄庭坚帖学书法飘逸峻峭的特征,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这在他的画款书法中都有明确表现。从他35岁以前的画款看,其书法多宋元帖学的影子,仿黄庭坚书法风格尤为明显,如《抱琴仕女》(1934)、《仿石涛秋径草堂图》(1929)、《黄山旧游图》(1935)、《赠君璧仿清湘笔法山水四帧》(1933)等绘画之题款书法。而35岁以后画款书法风格有明显改变,基本定型为以碑为基的恣肆开张的“大干体行书”书法。后人所谓“大千体”,实际上就是张大千中年以后书法所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个性风格。李永翘先生在《张大干传》中认为,张大千“融隶篆魏碑、狂草真楷,并参以黄山谷的体式笔意,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苍劲飘逸、瑰奇秀丽的行书‘大干体’,在书法上已日渐显露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张近先生在《宗师法书开新风》中称赞张大千“受二师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