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VIP

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激趣导入 庄子和孔子一样,是中国伟大的智者,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其貌不扬,但是他非常富有智慧。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与幽默。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东北)人。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道德经》或《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 文题背景 【创作背景】 庄子所处的年代,战乱频繁,统治者骄横。当 时的宋国是一个腐朽的国家,庄子大半生处于此 时期,宋王偃是有名的暴君,残杀成性,这对庄子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不愿意出仕,表现了他“天道 无为”的思想。 文言积累 1.通假字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用作动词,威胁) 鹓刍鸟发于南海(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吓 于 子知之乎(代词,鹓刍鸟)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辍耕之垄上(去,往)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访)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然) 吾义固不杀人(从来) 夫鹓刍鸟发于南海(发语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指壮年男子) 之 见 固 夫 文言积累 非梧桐不止 (古义:栖息;今义:停止)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惠子相梁 (古义:做宰相;今义:容貌)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古义:固然;今义:牢固) 3.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4.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惠子相梁(省略介词“于”,应为“惠子相于梁”) (2)倒装句 夫鹓刍鸟发于南海(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夫鹓刍鸟于 南海发) 整体感知 1.初读正音。 要求:听录音,标记重点字词的读音。 鹓刍鸟(   )  醴(   )泉  鸱(   )  吓(   )  濠梁(   )   yuān chú  lǐ chī  hè  háo  整体感知 2.再读译文。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读出句子的节奏,注意文中重点词 语的大致意思。 (1)或:         ?  (2)恐:         ?  (3)国:         ?  (4)往:         ?  (5)于是:         ?  (6)止:         ?  (7)练实:          ? 有的人。  害怕。  国都。 前往。  在这时。  栖息。  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整体感知  3.学生互译。  结合疏通字义、句意成果,学生口头翻译文本, 讨论归纳各部分主要内容,把握文意。  学生小组内互译,讨论纠错,并汇报研读成果,在 此基础上,概括文本各部分主要内容。 分析探究 设疑一:庄子讲鹓刍鸟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鸟,将惠子比作 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 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 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分析探究 设疑二:庄子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是进行了比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 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了既尖锐痛快又余 味不尽的效果。这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 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分析探究 设疑三: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呢?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 读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 坦荡、无惧无畏的。   庄子跟惠子的人生志趣不同,庄子是想借 这个故事来警示后人,该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 度。他想表明自己,而不是想抬高自己。我们 应该向庄子学习,树立高洁的志向。 分析探究 设疑四: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 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快乐,实际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 与外化。   庄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