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经济发展跟人口问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8 高中歷史2 第七章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G 第一節 近世的經濟發展 翣 本節重點 從量入置出到量出置入—均田制的破壞,租庸調法之不行與兩稅法實 施的歷史背景 從繳納實物到繳納現錢—租庸調法與兩稅法的利弊 貨幣經濟的再興—商業的蓬勃發展與紙幣的出現 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歷程 明清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促成區域分工的形成與專業市鎮的出現 銅銀雙本位制的採用 翣 綱要表解 租:每丁歲納黍二石 租庸調法(安史之亂前) 庸:每丁服役20 日(不應役者,每日折絹3 尺) 調:每戶歲納綾、絹、袘各2 丈,綿3 兩 時間:唐德宗時 楊炎 建議 小農編戶因人口快速增長,面臨授田不足與稅額未減的困擾 背景 兩稅法 安史亂後戶籍散亂,均田制與租庸調法無法實施 方式: 夏秋 兩季繳交,概以錢計,戶無主客,依貧富為等級課稅 影響:部曲難以存在,日漸由自耕農或佃戶取代 第 7 章 經濟發展與人口問題 59 唐中葉後,貨幣流通大增,政府頒布銅禁政策, 貨幣經濟發展 但銅錢始終不敷使用 的背景 唐憲宗時,出現「 飛錢 」,解決貨幣攜帶與不 足的問題 貨幣經濟的再 北宋真宗:四川富戶共同印造「 交子 」, 興與商業經營 宋朝錢幣需求量大 於四川流通 技術的進展 增,因而出現紙幣 北宋徽宗:改「交子」,為「 錢引 」,擴 大流通範圍 南宋:東南各路發行「 會子 」,但因大量 發行,造成通貨膨脹 宋朝商業發達,經營技術多樣化 北方的動亂紛擾與南方的相對安定 造 成 北人的三次南遷:西晉 永嘉之禍 —唐朝 安史之亂 —宋朝 靖康 南 之難 移 中 的 北方生產環境的破壞 國 因 南方水利基礎設施的積極建立 經 素 濟 南方地理優越,對外貿易發達 、 文 化 重 第一期:遠古—到西晉末年(文化、經濟重心仍在 北方 ) 心 的 南 如秦漢時, 關中財富居全國十分之六,呈現南貧北富的現象; 南 移 東漢末年後,北方因戰亂而導致生產力衰退,南方漸漸開發 移 的 , 三 第二期:東晉立國—北宋末年(此時, 南方 已漸成為經濟中心,至 南 個 宋室南渡,南移完成) 北 階 文 段 如唐 憲宗 元和時,江南所出的賦稅,高達天下十分之九 化 第三期:南宋立國—近代(南方全盛期) 交 流 中國歷史文化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經濟、文化快速發展,南盛 北衰的情形更加明顯 60 高中歷史2 南方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如絲織業與陶瓷業重心的發展 南 人才輩出,文風鼎盛。如北宋時代,南人考中進士者眾,北人難以競爭,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