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方案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7.1 给排水7.1.1 概述
7.1.2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
设计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如下: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GB 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 50102-200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050-200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 GB/T 50109-2206
《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 HG/T20653-2011
《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 HG/T20690-2000
《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加药装置设计统一规定》HG2052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GB 8978-199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 SH 3099—2000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T50125-201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7.1.3 设计原则及设计特点
(1)工艺设计上尽量减少新鲜水用量,多用循环水,并考虑部分清净废水的再利用,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2)装置排水清污分流,按质排放,并加强装置内生产污水的预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以节省投资,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7.1.4 项目用水排水量
项目用排水水量见下表表71-1 项目用水量一览表 (xxx/xxx:正常/最大)序号 装置名称 用水量(m3/h) 备注 一次水 循环水 除盐水 煤气化装置 25/30 2000/2200 80/100 2 气体净化装置 2699/2938 1/2 3 草酸二甲酯合成装置 6644/7162 4 乙二醇装置 5 硫回收 15/20 6 空分装置 7 工艺透平 8 锅炉房 20 9 除盐水站 10 循环水站 11 生活用水 12 未预见水量 总计
表71-2项目排水量一览表(xxx/xxx:正常/最大)序号 装置名称 排水量(m3/h) 备注 冷凝液 生产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 1 60/80 2 气体净化装置 1/2 6/10 排污至 3 循环冷却水站 4 除盐水站 排至厂外 5 锅炉房 锅炉排污至 6 乙二醇装置 至 7 草酸二甲酯合成 12/27 至 8 生活用水 至 9 蒸汽冷凝液 至除盐水站 透平冷凝液 至除盐水站 总计
注:本工程生产一次水用量m3/h,生活水用量m3/h,循环水用量m3/h;除盐水量m3/h;回收透平冷凝液m3/h,回收蒸汽冷凝液m3/h;全厂生产废水排放m3/h,其中m3/h排至系统作补水,其余m3/h排至。本项目生产生活污水排放m3/h,送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用排水量详见项目水平衡图(12039-FP08-WT18)。
7.1.5 给水水源
生产、消防供水水源为厂。水水水质:
电导率为644us/cm总溶解固体为410mg/l、浊度10mg/l。
供水至本项目界区处压力0.20MPag。
7.1.6 项目给水系统
根据各装置的用水量、水质、水温、水压要求,本着尽量减少一次水用量,多用循环水,以节约用水的原则,同时根据各装置的生产性质、规模大小、耐火等级的不同合理设置消防水设施,将本项目给水划分为以下几个系统:生产给水系统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盐水系统。
7.1.6.1 生产给水系统
本项目正常生产用水量m3/h,最大生产用水m3/h,供水压力0.MPa(G),主要用于各生产装置地坪冲洗水、锅炉房用水、循环水补充水和除盐水装置用水。根据本项目原水水质比较好,只需经过过滤处理后,即可直接用于生产、消防用水。
故本项目设置站,设计供水能力为m3/h。
厂经浅层砂过滤器过滤后,其出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安全管理:标、理解与实施.doc
- 信息工程大学综合保障楼及地下射击场工砌体施工方案.doc
- 信息工程部管理手-部门行为规范.doc
-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促学生阅能力发展.doc
- 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讲课中有效运用的策略.doc
- 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方案计(邢台钢铁案例).doc
- 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doc
- 信息技术入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doc
- 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 信息技术环下的初中数学实验设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