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涂料技术基础 第二章3PPT.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涂料技术基础 第二章3PPT

涂料技术基础;第二章 合成树脂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1. 一元酸的选择 醇酸树脂是植物油或其中的脂肪酸改性获得的聚酯树脂; 根据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植物油分类:;不饱和程度与用途关系举例:;常见脂肪酸的通称及其化学结构式:;;桐油酸 又称反油酸,有共轭双键,亚麻酸的重要异构体; 熔点49℃,存在于桐油和苦瓜籽油中,是桐油所含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 溶于乙醇和乙醚; 日光、空气中易氧化; 受日光、硫(化物)、硒(化物)等作用转变为β-桐(油)酸。 β-桐(油)酸 β-桐(油)酸甘油酯是桐油的主要成分; 熔点71℃;不溶于水,较难溶于乙醇和乙醚; 较稳定,不易受氧化;能加氢化变为硬脂酸 天然、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利用海拉细胞试验,发现它具有抗肿瘤的特性,因为它能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亚麻酸 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转化为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和EPA,然而体内不能合成、代谢; 一旦缺乏,即会引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婴幼儿、青少年缺乏亚麻酸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桐油(混合物),Aleurites fordii Hemsl 优良干性植物油; 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 油漆、油墨(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 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植物油指标(以桐油为例): 外观: 澄清,透明液体 气味: 桐油特有味道 透明度(24h/20 ℃): 允许有少量沉淀 比重 (20/4 ℃ ): 0.9360--0.9395(油20摄氏度与水4摄氏度密度的比值) 折射率 (20 ℃ ): 1.5170--1.5220 碘值 : 163--173 (100g油脂跟碘发生加成反应时所需I2的克数) 皂化值(mgKOH/g油) : 190--195 (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干燥时间 : 7.5 分钟 颜色: 黄 ,红 酸价(mgKOH/g ): 5% 水分和挥发物 : 0.15% 杂质 : 0.15 % ;豆油,Soya-bean Oil : 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不干性; 生产醇酸树脂类、聚氨酷类油漆工艺中, 采用工业豆油漂洗、醇解、酯化反应进行; ??要用于生产短、中、长油度醇酸清漆、磁漆以及单、双组份聚氨酯漆等;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由丙烯酸和环氧豆油酯化反应而得; 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分子链较长、交联密度小,明显改善涂层的韧性和附着力; 环氧豆油价格便宜 ;豆油指标: 相对密度(比重)(20/4℃) 0.9150-0.9375    折光指数(20℃) 1.4735-1.4775 粘度(E020℃) 8.5左右 凝固点(℃) -18~-15 碘值(g碘/100g油) 120-137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5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脂肪酸平均分子量 290左右    豆油的成分组成 成分 含量(%)    棕榈酸 6-8 油酸 25-36    硬脂酸 3-5 亚油酸 52-65    花生酸 0.4-0.1 亚麻酸 2.0-3.0 ;蓖麻油,Castor Oil 不干性油; 助染剂、润滑剂、增塑剂、乳化剂和制造涂料、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 药用泻剂; 蓖麻的种子含油约50%;去壳籽仁含油量近70%; 主要性质: 易溶解于乙醇,很难溶解于石油醚;易将蓖麻油与其它油脂区别; 粘度比一般油脂高很多,相对密度最大; 不溶于汽油,凝固点低,燃点高; 蓖麻油的流动性好,-22oC~-50仍可流动,是航空和高速机械润滑油及动力皮带的保护油; 有很强的旋光性; 介电常数约为4.30,常见油脂中最高; 在空气中几乎不发生氧化酸败,储藏稳定性好;;;;其他多元醇 三羟甲基乙烷(三甲醇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甲醇丙烷)、新戊二醇; 二甘醇、山梨醇、木糖醇;三羟甲基乙烷(Trimethylolethane;TME) 主要用于粉末涂料树脂、高固体树脂、醇酸树脂、聚酯、可还原性树脂; 二氧化钛颜料、有机硅改性的聚酯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合成润滑剂、增塑剂、油墨、感光化学品、黏合剂; 新戊烷结构:稳定性,抗热、光、水解、氧化性;耐候性、抗化学品性好;三羟甲基丙烷 (Trimethylolpropane;TMP) 主要用于醇酸树脂、聚氨酯、不饱和树脂、聚酯树脂、涂料等领域; 也可用于合成航空润滑油、印刷油墨、纺织助剂、PVC树脂的热稳定剂 工业上以正丁醛和甲醛,在碱性催化下缩合反应制得;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