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的究进展及其在铁路货物列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铁路货物列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25卷,第2期
2004年4月
中国铁道科学
CHINARAILWAYSCIENCE
Vl01.25No.2
April,2004
文章编号:1001—4632(2004)02—0107—07
模糊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铁路货物
列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向静,陶然,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综述模糊控制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模糊控制器的解析结构,分析模糊控制系统的函数逼近能力
的稳定性,分析模糊控制技术与其它软计算方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结合.研究模糊控制技术与遗传算法
相结合在铁路货物列车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货物运输的自动控制属于多目标系统控制,通过对模糊PI控
制器最敏感的参数,如比例因子和隶属度函数等进行寻优,使系统性能得到了显着改善.
关键词:模糊控制;自动控制;货物列车;综述
中图分类号:U294.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
发表的两篇论文FuzzySets和FuzzySetand
FuzzySystems开创了模糊数学的历史n],此后
模糊数学这一新兴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展
了起来.模糊数学用于控制始于1973年,
L.A.Zadeh~j:这一思想引入控制科学中,给出了用
模糊语言进行系统描述的方法.1974年英国学者
Mamdani和Assilian首先将模糊逻辑技术用于锅炉
和蒸汽机的控制并取得成功【3j,标志着模糊控制技
术的诞生,近年来模糊控制技术在日本家用电器方
面取得巨大的成功.最近模糊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分
析,模糊控制系统的万能逼近能力,模糊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分析等.本文将阐述模糊控制理论在这些
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模糊控制系统在美国铁路
货物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模糊控制器的解析结构分析
2.1模糊控制器是非线性PID控制器
Ying最先提出模糊PID控制器的解析结构,
收稿日期:2003—11—04
作者简介:向静(1976一),女,湖南怀化人,博士研究生
证明了采用两个线性输入模糊集,四条模糊规则,
Zadeh模糊逻辑And和Or操作及重心去模糊器.
最简单Mamdani模糊控制器是非线性PI控制器,
接着又进一步将其结果推广到采用其它推理方法
(如Mamdani最小,Larsen乘积,Drastic乘积和有
界乘积等)的各类Mamdani模糊控制器.此外有
学者证明采用两个输入变量,三角形输入模糊集,
线性控制规则,均匀分布的单点模糊集,不同推理
方法和重心去模糊的Mamdani模糊控制器是一个
全局的两维多值继电控制器和一个局部的非线性PI
控制器之和.而Ying则将以上结果进一步推广到
采用非线性控制规则的情形.丁永生等人研究了T-
S模糊控制系统的解析结构,导出了T—S模糊PI
(PD)控制器增益的明晰表达式,并研究了其增益
变化的范围和几何形状等特性,证明T.S模糊PI
(PD)控制器本质上是一种非线性PI(PD)控制
器.
2.2模糊控制器作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
对于二维模糊控制器,其规则基零对角线上的
控制输入为零,因此在工作原理上模糊控制器类似
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文[5]将模糊控制表示成
一
类变结构控制,滑模用于确定模糊控制规则中的
最佳参数.与通常的滑模控制相比,模糊控制具有
更强的鲁棒性,且模糊控制器的变结构特性有助于
108中国铁道科学第25卷
人们设计鲁棒稳定的模糊控制器.
2.3模糊控制器是非线性增益规划控制器
典型,复杂的各类T—S模糊控制器,从结构上
已被证明是非线性增益规划器.非线性增益规划控
制器的增益随着被控对象的输出会不断变化.这从
另一方面说明了模糊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中的
有效性.
3模糊系统的函数逼近能力
模糊系统的函数逼近能力是模糊系统理论研究
的重要方向之一,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基础.Buckley6对一类三维模糊控制系统进行分
析,采用Stone—Weistrass定理证明了这类系统的逼
近特性,并指出这类模糊控制器是通用模糊控制
器(UniversalFuzzyController);Wang采用
Gaussian型隶属函数,提出一类模糊基函数,证明
了一类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特性;Kosko基于加型
模糊系统(AdditiveFuzzySystem),采用有限覆盖
定理,构造性地证明了一类模糊系统的逼近特性;
Zeng基于梯形隶属度函数,采用类似于Wang提出
的模糊基函数,证明了一类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特
性.该类模糊系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4稳定性分析
1975年~1976年,Kickert和Mamdani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黏着斑激酶通过细的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junn端激酶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doc
- 第十六章细胞增殖的和细胞周期.doc
- 褪黑素对高糖条件的下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docx
-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的化酶抑制剂tcct对u和a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副本.doc
- 转染抑癌基因pt的en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doc
-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的二钠氯化镁.doc
- 精选自体冷血心脏的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atp及三磷酸腺苷酶的影响.doc
-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的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atp及三磷酸腺苷酶的影响.doc
- 环腺苷一磷酸对人的_型_羟类固醇脱氢酶在绒癌细胞系中表达的调节作用.doc
- 三七皂甙对心肌腺的苷三磷酸酶的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