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殖和衰老PPT
一、种子发育和贮藏物质的积累 (一) 种子的发育 多数种子的发育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图10-10)。 图12-9 种子发育过程示意图 1.胚胎发生期 细胞分裂为主 胚不具发芽能力 2.种子形成期 以细胞扩大生长为主,积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贮藏物质 胚已具备发芽能力(胎萌) 3.成熟休止期 贮藏物质的积累逐渐停止,脱水休眠 LEA蛋白——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 (二) 贮藏物质的积累 种子中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和脂类,它们分别贮藏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器中(表12-5)。 禾本科植物的胚乳主要贮藏淀粉与蛋白质,胚中盾片主要贮藏脂类与蛋白质。 子叶的贮藏物质因植物而不同,如大豆、花生的子叶以贮藏蛋白质和脂肪为主,而豌豆、蚕豆的子叶则以贮藏淀粉为主。 贮藏物质名称 主要贮藏组织 细胞器或颗粒名称 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胚乳或子叶 淀粉体 蛋白质(谷蛋白、球蛋白等) 子叶、盾片 蛋白体 脂类(主要为甘油三脂) 子叶、盾片、糊粉层 圆球体 矿质(主要为植酸盐) 糊粉层、子叶、盾片 糊粉粒 1.淀粉的合成与积累 淀粉性种子 可溶性糖↘ 淀粉含量↗ 图 10-11水稻成熟过程中颖果内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品种:IR28 )(Singh Juliano,1977) 淀粉由可溶性糖转化而来 2.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 原料:氨基酸和酰胺 发育初期,与胚分化有关的蛋白质首先被合成; 中期,主要合成与贮藏物质积累有关的蛋白质; 种子发育后期,合成的蛋白质与种子休眠和抗脱水性有关 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品质密切相关,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其营养价值高,然而水稻胚乳中蛋白质的含量却与米的食味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高的大米,其食味较差。 图10-12 稻颖果中不同种类蛋白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 3.脂类的合成与积累 油料种子: 先积累可溶性糖和淀粉 碳水化合物→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图10-13 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 1.可溶性糖;2.淀粉;3.千粒重; 4.含氮物质; 5.粗脂肪 原料:磷酸甘油和脂酰CoA 4.矿质的积累 运进种子的磷、钾、钙、镁等矿质元素主要集中积累在子叶(双子叶植物)或糊粉层与盾片(单子叶植物)中。 磷主要是以植酸(肌醇六磷酸)的形式存在。 植酸会与钙、镁等结合形成非丁(phytin,肌醇六磷酸钙镁盐,或植酸钙镁盐)。 图版Ⅰ 水稻糊粉层细胞的超微结构 1.花后10d扫描电镜照片;2. 花后15d扫描电镜照片;3. 糊粉层细胞透射电镜照片,花后8d;4. 糊粉粒透射电镜照片(3局部放大)A. 糊粉层;ag.糊粉粒;n.细胞核;NE.珠心;s.圆球体;SA.亚糊粉层;p.淀粉质体; 一、果实的生长 (一)生长模式 单“S“形生长曲线(慢-快-慢 苹果、梨、香蕉、板栗、核桃、石榴、柑橘、枇杷、菠萝、草莓、番茄、无籽葡萄等) 双“S“形生长曲线(慢-快-慢-快-慢 桃、李、杏、梅、樱桃、有籽葡萄、柿、山楂和无花果等) 第三节 果实发育和成熟 (二)影响果实大小的因子 薄壁细胞的数目 (前一年体内贮备) 细胞体积 (当年叶片光合) 细胞间隙的大小。 叶果比 (叶片的光合生产) 20-40片功能叶 二、单性结实 一般情况下,植物通过受精作用才能结实。 但是有些植物的子房可不经受精即能形成果实,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 单性结实的果实里不产生种子,形成无籽果实(seedless fruit)。 单性结实有三类: 天然单性结实(natural parthenocarpy) 刺激性单性结实(stimulative parthenocarpy) 假单性结实 三、果实的成熟 (一)跃变型和非跃变型果实 跃变型果实有:苹果、梨、香蕉、桃、李、杏、柿、无花果、猕猴桃、杧芒果、番茄、西瓜、甜瓜、哈密瓜等; 非跃变型果实有:柑橘、橙子、葡萄、樱桃、草莓、柠檬、荔枝、可可、菠萝、橄榄、腰果、黄瓜等。 呼吸跃变与乙烯含量明显增高有关。 (二) 物质的转化 1.糖含量增加(甜味) 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2.有机酸减少(酸味降低) 糖酸比 3.果实软化 果胶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有机酸 糖 CO2 + H2O K+、Ca2+ 盐 4.挥发性物质的产生(香味) 酯、醇、酸、醛和萜烯类等 乙酸丁酯、乙酸己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