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唐五代墨客李咸用初论
晚唐五代诗人李成用初论
孟庆琰
摘要李咸用是晚唐五代诗坛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但在唐诗研究领域内尚无
人深入发掘过,以致鲜为人知。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李咸用进行探索式研究,以
期能做弓l玉之砖,给李成用及其诗歌以客观、公允之评价。至于全面深刻之研究,
尚待于方家学者。
拙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诗人生平经历入手,考察了李威用的生卒年、家乡及漫游情况,
认为李咸用是江西宜春人,他从大中、成通年间开始科举活动,在湖南、洛阳等
地有过漫游经历,还可能到过长安。卒年应早于公元918年。限于李成用生平资
料缺乏,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诗歌,尽量做到知人论世,在本部分还谈到了李成
用生活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李咸用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李咸用政治诗反映
了当时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诸如梁唐更迭、少数民族入侵、农
民起义、科举考场黑暗等。特别是梁唐更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李咸用的政治诗
里有很多反映,从而使李威用的政治诗具有了“史”的性质,体现出了李咸用诗
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咏怀诗继承了前辈诗人托喻寄兴、忧愤深广的艺术传统,
又有较多新变。大体而言,李咸用咏怀诗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有所作为的情怀。
渲泄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孤寂与苦闷,表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情操,并且
对乱世之中文人掠惧不安的心情有所表现;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山水、园林的风光,
较典型她反映了乱世之中“处以待时”的一类隐士的生活状貌与心理。一些田园
诗还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恬静安逸,同时,对隐居生活的清贫寂寞也有所展示;赠
别酬唱诗不仅表现了朋友间在离别相思之际的深厚友情,还表现了对朋友不幸遭
际的安慰、同情以及劝勉和鼓励,客观上反映了唐末文人的~般生活状貌。
第三部分主要就风格、手法、语言、体裁等四方面评述李咸用诗歌的艺术特
色。在艺术风格方面,李诗形成了较为多样的风格,主要风格是沉郁悲慨,还具
有淡泊宁静、雄奇壮美等风格;在手法的运用方面,李威用经常使用比喻、夸张、
对比、议论、比兴寄托等手法,尤其是比喻与夸张两种手法。李成用最为擅长。
语言方面,重字的运用是一大特色,并形成了通俗平易的风格特征。这种通俗平
易风格的主要表现就是大量俚言俗语以及虚词的使用,俚言俗语的使用使诗歌明
白如话,而虚词的使用则使诗歌在承接转换之际变得灵活自如;在体裁的选择上,
李咸用擅长律诗和乐府歌行,尤其擅长律诗,这与时代风气不无关系。与此同时,
李咸用也不废古体,他的歌行自创新题,即事名篇,有一定成就。古题乐府也有
新意,具有鲜明时代精神。
最后略谈李咸用诗歌的地位,认为李咸用诗歌具备了唐诗向宋诗过渡的一些
特征,具有一定成就,以终兹篇。
关键词:晚唐五代 李成用 初论
¨
The OnLi wholived
FirstAnalysisXianyong
Inthe and
thePive
Late髓llgDynasty Dynasties
MengQingyan
Abstract:Li hadmadesome intheLate
Xianyong accomplishmentTangDynasty
andtheFive hasn’tbeenstudiedintheresearchareaof
Dynasties,however,he Tang
known this writer toresearch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