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喻经》与鲁迅
《百喻经》与鲁迅
顾关元
佛教来自印度,经籍浩如烟海,在数以万千的佛教经典中有许多含义深远的妙言警句散见于古代的诗文,后来又逐渐成为我国的文学用语和成语,充实和丰富了我国的词语,为我国的文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如“大千世界”、“一丝不挂”、“对牛弹琴”、“鱼龙混杂”、“刹那”、“涅槃”、“影响”等,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常用词语。
佛经对我国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尤以《百喻经》影响更大。《百喻经》里面共讲故事九十八则,号称“百喻”。
此书原名《痴华鬘》,是印度高僧天竺大乘法师伽斯那所撰,其弟子法师求那毗地所译,书名为《百句譬喻经》。
毗地中印度人,齐建元初来至中国江淮,一说至京师毗耶离寺。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3年)译《百喻经》为汉文。
《百喻经》原无单刻本,在浩瀚的经藏里不易见,因此流传不广。现在所能见到的《百喻经》,是鲁迅在1915年捐资镂版所印行的,从此始有单行本问世,成为一部独立的经书。
鲁迅刻印《百喻经》乃委托金陵刻经处的许季上办理其事(许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事,又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过印度哲学,与刻经处有谊),这在《鲁迅日记》及其刻本中都有记载,末页附有:“会稽周树人施洋六十圆、敬刻此经……即送功德书一百本……”的识语。这个刻本为线装一册,每半页10行,一行20字,共56页。
金陵刻经处系佛学家扬仁山先生所创办,是一所专门刻印佛经古籍的刊行所,以刻工精良称著,至今尚在。
鲁迅何以感兴趣捐资刻印《百喻经》?过去有两种说法,一谓鲁迅之母笃信佛,鲁迅孝其母故而刻《百喻经》以为功德。另一说是鲁迅捐资刻印《百喻经》是为了祝贺母亲六十寿辰,其实并非完全出于此。鲁迅向来爱好魏晋文章,这是众所周知的,他是把佛经作为域外文化来研究的。六朝佛经翻译极盛,在思想内容上和文章体式上,对于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鲁迅是从文学的角度,把《百喻经》刊行的,他把《百喻经》当作一部寓言集看待,并非为宣扬佛教。
这部书虽是佛教徒为宣扬自己教义而作,但其中某些寓言,却未必都是伽斯那独自的创作,这可能与中国的某些文学作品一样,是出于古代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是吸取了民间故事糅合以教义而成的。因此“除去教诫,独留寓言”,是完全可以当作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来读的。
1926年,王品青根据鲁迅的金陵刻本校点、并有鲁迅题记的《痴华鬘》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又据鲁迅刻本排印行世。1985年上海书店将此书编入《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再次重印。由于有了鲁迅刻本,此书才逐渐在读者中得到流传。
《百喻经》由一部原来的佛经演化为文学的寓言故事集,成为一部文学的经典,并得以广泛流传,这是鲁迅先生的功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3月20日第七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