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宿舍安全之我见
宿舍防火安全
前几天,我们迎来了“11.9”防火日,我校全体师生去参观了防火站,这次活动,令我们大开眼界。
大家也许不会太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是火灾发生的原因,如:电熨斗开了忘记关、玩火等都是我们的忽略造成了我们悔恨的后果,大家也许并不认为火很可怕,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火虽然给了我们光明,但是它的危害是不可忽略的,由于大家轻藐,引起了不可挽救的后果。
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2.7万起,死亡1076人,受伤580人,直接财产损失13.2亿元(央视新址园区火灾损失仍在核定之中,未统计入内),同比分别下降4.5%、22.3%、15.7%和23.4%。春节、全国两会、“五一”等期间全国火灾形势总体平稳,特别是国庆期间全国社会面火灾稳中有降,各项重大活动期间未发生群死群伤火灾。自2006年以来,未发生一起死亡16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
2009年3月10日上午11时45分左右,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发生火灾,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第一教学楼突然起火,由于事发时正值午饭时间,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了解,起火的地点是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的演播厅,里面有移动舞台、幕布以及多部灯光照明设备,电线线路比较复杂。近期经常有该学院的学生在此制作各种电视节目,使用灯光照明设备,不排除是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火灾事故。
那我们怎样才能防火呢,我可以教大家几点:
1不躺在床上吸烟。
2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3不焚烧杂物。
4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不使用电炉、热的快、电热杯、电饭锅等电热设备。
6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如个别同学在实验室顺手带回实验用酒精,藏匿在床铺下,这些易燃液体,燃点低,极易发生火灾,如有滴漏,一个烟头就可引起火或爆炸。
7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8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
除了这几点外,我们还要处处谨慎,不可大意行事,并且要学会如何使用灭火器,大致了解用法,但光这样可不行,我们要亲手使用,正确地完成一个个步骤。
避险火灾致人伤亡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浓烟毒气窒息,二是火焰的烧伤和强大的热辐射。只要能避开或降低这两种危害,就可以保护自身安全,减轻伤害。
一是要熟悉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在安全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提醒自已遇到意外怎么办? 当我们走进教室、办公室、回到宿舍或外出住进宾馆、进入商场、外出玩耍时,要留心哪里的消防安全情况。太平门、避难间、报警器、灭火器、安全出口的位置在哪里?哪些可以作为逃生的器材等。这是必须了解的安全意识,要养成留心身边安全情况的习惯。 对长久居住的场所,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确定发生火灾时不同位置逃生的出口,使同室的人员熟悉逃生计划,事先进行必要的逃生与自救训练。
二是准备一条湿毛巾。火灾事故表明,发生火灾事故时被大火直接烧死的占少数,很多是被燃烧的烟雾毒气熏死。烟雾毒气使眼睛受到强烈刺激,无法辫别方向,呼吸困难,思维迟钝,四肢无力,失去行动能力。火场自救与逃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人与烟毒作斗争的过程。 当你感觉到火灾的威胁时,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毛巾的层数越多,隔烟的效果越好。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捂严,千万不要把毛巾拿开。一旦拿开,就有可能导致烟雾中毒。
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火场自救自护。当你被烟火包围起来时,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只有保持理智,才可能求生有望。
熟悉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在安全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时刻提醒自已遇到意外怎么办? 当我们走进教室、办公室、回到宿舍或外出住进宾馆、进入商场、外出玩耍时,要留心哪里的消防安全情况。太平门、避难间、报警器、灭火器、安全出口的位置在哪里?哪些可以作为逃生的器材等。这是必须了解的安全意识,要养成留心身边安全情况的习惯。 对长久居住的场所,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确定发生火灾时不同位置逃生的出口,使同室的人员熟悉逃生计划,事先进行必要的逃生与自救训练。
准备一条湿毛巾。火灾事故表明,发生火灾事故时被大火直接烧死的占少数,很多是被燃烧的烟雾毒气熏死。烟雾毒气使眼睛受到强烈刺激,无法辫别方向,呼吸困难,思维迟钝,四肢无力,失去行动能力。火场自救与逃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人与烟毒作斗争的过程。 当你感觉到火灾的威胁时,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毛巾的层数越多,隔烟的效果越好。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捂严,千万不要把毛巾拿开。一旦拿开,就有可能导致烟雾中毒。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