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圆的认识”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从“圆的认识”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激发起他们对于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绝不能,要随时审时度势;课堂教学中期待生成,渴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
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个顶点和每条边上的中间点都用红色标出了。
师:有8个人在用正方形桌子吃饭的时候,你会选择坐哪里呢?
生1:边的那个位置。
生2:我也认为是边上的位置。因为坐那比较舒适,不会碰到角。
师:坐边上还有什么优势?大家看正方形上面有8个点,到中心位置,哪里比较远?
生:4个顶点的位置到中心比较远。
师: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坐在边上位置比较好,到中间菜盘的距离近啊!
接着我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边上标出了8个红色的点。
师:如果换成了圆桌,你会选择坐在哪个点上呢?
生:我觉得坐哪都一样。
师:说得真好!为什么坐哪都一样呢?
生1:圆桌没角,坐哪都舒适。
生2:圆桌边是弯曲的,我也认为坐哪里都一样。
师(有点急了):如果家里来了8个客人,现在你会选择方桌还是圆桌来招待客人吃饭呢?
生1:圆桌。
生2:我认为圆桌面是个圆形,边缘是光滑的曲线,大家坐着宽敞、舒适。
生3:我认为人多就选择圆桌,人少的话考虑方桌,省地方。
随即,班级里开始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我又皱紧了眉头。
师(语气生硬地):我也认为圆桌比较好,那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生不做声。
师:大家看圆上的8个点到圆中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以用圆桌吃饭,每个客人到中心菜盘的距离都相等,比选用方桌要好啊!
生无言以对。
本来我的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判断方桌上的8个点到中心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而圆桌边上的任意点到中心都是等距离的,来说明平时选择圆桌用餐的原因。
而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观察,我发现:学生之所以选择圆桌并不是因为圆桌边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而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圆的另一特征:是由一条曲线围成,边缘光滑,面积比较大。圆桌和方桌比,坐的人相对多些,舒服又和谐。学生的回答显然背离了老师的意图,因此教师千方百计地提醒他们,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可他们还是不领情。这样的设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仔细想想,我们在用餐时之所以选择圆桌,并不是因为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一原理。而学生的回答恰好是符合生活常理的。
课后,我又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的回答违背了教师原先的设计意图,但又有理有据的时候,作为教师又该怎么办?答案当然是不能把自己并不成熟、合理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在学生抛出自己的观点,又有许多学生认可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及时反思自己预设是否科学。应该“顺水推舟”还是及时挽回,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判断力及应变能力,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决断,以便有效的开展后面环节的教学。
反思过后,我重新对“圆的认识”这一知识进行了新的情境创设。
师:有6位同学按这样的队形(如图1)往中间的篮筐里投球,看谁投中的次数多。这样的队形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是三角形。
师:三角形上的位置任你选,你会选几号?
生:我会选2号,4号或6号。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3个位置离篮筐比较近,容易投进。
师:你们认为这6个同学比赛投篮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你能设计一个对6个人都比较公平的队形吗?
生:能,我把这6个人围成一个圆形投篮就公平了。
师:围成一个圆形投篮就公平了(出示围成的图形),为什么呢?
生:因为围成圆形,他们与篮筐的距离就一样了。
师:圆,同学们看来并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它,了解它。
……
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凭借自己的思考,很容易形成要站成圆形的观点,并且从直觉上解释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同时在规则的重新设计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圆。后面的教学还可以设置几个这样的问题:怎眼才能让6个同学站成的队形是圆形的呢?(怎样画圆);篮筐的位置怎样确定?(确定圆心);人与篮筐的距离为什么会相等?(认识半径)。这样,课堂上的情境设计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使学习更有效。
结合新课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做到:1、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顾此失彼。2、思维含量高(或者说情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诱发学生作深层思考。3、求真、求趣,不随意编造。4、生活原型数学化,数学问题情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需要有相当的教学机智以从容、灵活面对教学情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用耐热铸铁牌号和性能.doc
- 常用聊天传输工具下载软件的协议及端口.doc
- 常用表格模板.doc
- 常用计算机知识,相信很多你都不会的.doc
- 常用轴承的装配08.8.16.doc
- 常用逻辑用语章节分析.doc
- 常用韩语词汇(分类词汇).doc
- 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doc
- 常见媒体关于违法犯罪法的术语.doc
- 常见易做食疗药膳.doc
-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西长治市城区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5年台州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