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艺术和东西文化交流.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丝绸艺术和东西文化交流

丝绸艺术与东西文化交流 13世纪蒙古西征时,野蛮屠杀任何抵抗者,但是有手艺的工匠不杀,蒙古骑兵把一批织造撒答剌欺的能工巧匠驱赶到中国北方弘州(今河北阳原县)。这些粟特织工归撒答剌欺提举司管辖,为蒙元朝统治者织造名贵的粟特布料——撒答剌欺。纳尔沙希的《布哈拉史》只是简单地提到,撒答剌欺是一种布料(cloth),但他没有明说这种布料是什么材料织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才终于知道所谓“撒答剌欺”,实际上是一种粟特丝绸。 1959年,德国学者舍菲尔德和英国伊朗学家亨宁合撰《撒答剌欺考》,介绍了比利时于伊(Huy)圣母教堂收藏的一件联珠纹对羊纹织锦,长约1.915米,宽约1.22米(插图3)。早在1913年,德国古纺织学家冯·发克(O. von Falke)就撰文发表了这件古丝绸,可惜他不认识上面的文字。据亨宁解读,这件织锦上的文字实乃粟特文,年代在公元7世纪,读作:“长61拃,撒答剌欺。” 比利时于伊教堂藏粟特撒答剌欺织锦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吐鲁番绿洲阿斯塔纳古墓发现过一件风格类似的联珠立鸟纹织锦(Ast.i.6.01),可惜他在报告中误以为是中国工匠织造的“平纹经锦”(插图4右)。瑞典古纺织学家西尔凡后来发现,这件织锦实乃用西方技法织造的“平纹纬锦”。美国古纺织学阿克曼则进一步提出,这件织锦可能是萨珊波斯东部即中亚地方(即粟特)所织造的。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帝国上层社会流行联珠立鸟纹丝绸外衣。公元634年,吐蕃权臣禄东赞到长安,为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请婚,迎娶文成公主。唐代宫廷画师阎立本所绘《步辇图》,就表现这个盛大请婚场面。画上禄东赞身穿联珠立鸟和立羊纹织锦长袍(插图4右)。此画为宋人摹本,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绢本设色,无款,现藏北京国家博物馆。看来,公元7世纪,粟特生产的撒答剌欺锦已行销丝绸之路,并受到吐蕃贵族的追捧。 阎立本《步辇图》 * * 一、丝绸之路古丝绸之发现 二、拜占庭织锦 三、波斯织锦 四、粟特“撒答剌欺锦” 五、伊斯兰化时期的“撒答剌欺锦” 一、丝绸之路古代丝绸的发现 丝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国丝绸经中亚大夏(今阿富汗),向南输入印度;向西经粟特(今乌兹别克斯坦)、波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东境帕尔米拉(Palmyra,今叙利亚),最后抵达罗马城(今意大利罗马)。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前人只能从零星文献记载来了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和日本考古队在新疆、甘肃等地的探险活动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对于丝绸之路考古来说,这些发现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色彩缤纷的中外古丝绸。20世纪初,俄国考古学家科兹洛夫在外蒙古诺颜乌拉山匈奴墓、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楼兰LC墓地发现大批汉代丝绸,揭开了丝绸之路出土纺织品研究之序幕。 乌拉山匈奴墓出土汉代织锦 外蒙古诺颜乌拉山匈奴墓出土汉代刺绣 外蒙古诺颜乌拉山匈奴墓出土汉代刺绣和织锦 外蒙古诺颜乌拉山匈奴墓出土汉代刺绣和织锦 楼兰LC墓地出土东汉织锦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罗马帝国东境帕尔米拉(今叙利亚北部),也发现了东汉丝绸残片。 叙利亚北部帕尔米拉出土东汉织锦 外蒙古诺颜乌拉山匈奴墓出土汉代织锦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Naples)藏有一幅罗马时期壁画残片,内容表现一个身穿薄纱透体外衣的罗马女祭祀(Menade)。研究者一致认为,这件透明外衣无疑是中国丝绸制作的。这些中国古丝绸实例,生动反映了汉代丝绸之路国际贸易的盛况。 二、拜占庭织锦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公元3世纪起,拜占庭、波斯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丝绸纺织业,与中国丝绸争夺国际市场。《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 罗马商人从丝绸之路上安息(帕提亚)商人手中购得中国素丝后,运到地中海东岸近东纺织业中心,按照罗马人喜爱的图案重新织造和染色,然后行销罗马帝国各地。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时,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发现一件拜占庭风格的织锦残片。这件织锦的图案为菱格纹,菱格线上装饰连心纹,菱格内为八角星图案,中心则为十字花。 新德里印度国立博物馆藏品 这块丝绸残片的菱格纹设计,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克赛勒考古博物馆(Kesel Musuem of Archaeology)收藏的埃及安提诺遗址出土公元3世纪毛织物图案非常相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