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工程设备试卷
生物工程设备试卷
一、名词解释 5x3’=15’1、搅拌器/挡板 PPT P(11~11.5)
2、半连续培养/灌注培养PPT P(37.5)
3、酶电极(即酶传感器)PPT P(52.5)
4、比拟放大PPT P(57)
5、微波干燥原理PPT P(47.5)
二、选择题 10x2’=20’(6个图片题)
1、反应器比拟放大中的经验放大原则PPT P(57.5)
2、反应器比拟放大中的放大方法PPT P(57.5)
3、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气升式细胞培养反应器(笼式通气搅拌器图) PPT P(38)
4、?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固定方法PPT P(38.5~39)
5、过滤介质的选择PPT P(14)
6、图片题 识别图片并辨别是哪一种过滤方法PPT P(14~15)
PPT P(6.5~7)
8、前处理 固液培养基 PPT P(8~9)
9、膜分离中的电渗析PPT P(18.5)
10、绝热干燥中的一个PPT P(45~46.5)
三、简答题8x6’=48’
1、连续培养 教材P(21~22)
2、Monod方程中为什么把无机盐、生长因子作为限制因素,它们对细胞代谢有何影响? 教材P(6)
3、剪切力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教材P(25)
4、相对黏度与相对传质速率的关系 教材P(40)
5、麦芽干燥 教材P(339)
麦芽制造--绿麦芽的干燥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 时间:2011-1-12 浏览次数:[63]一、干燥的目的
(1)停止绿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9928.TV
(2)除去多余的水分,便于储藏。9928.TV
(3)除去绿麦芽的生青味,赋予麦芽特有的色香味。9928.TV
(4)干燥后,便于除根。9928.TV
二、干燥理论
(一)物理变化
1、水分的变化 浅色麦芽水分降至3%~4.5%,浓色麦芽水分降至1.5%~2.5%。9928.TV
(1)萎凋过程 麦层温度上升至30~35℃,水分可降至10%左右。9928.TV在此过程中,不同的麦芽有不同的要求。9928.TV浅色麦芽要求保存多量的酶活力,而不希望麦粒内容物过分溶解,因此要求通风量更大一些,温度更低一些,水分下降更快一些。9928.TV浓色麦芽要求内容物在发芽的基础上继续溶解得更完全一些,因此希望通风量小一些,温度高一些,水分下降慢一些。9928.TV当然最终麦芽的酶活力也比浅色麦芽低很多。9928.TV
(2)焙焦过程 在此过程中,浅色麦芽水分由10%降至3.5% ~ 4.5%,浓色麦芽水分由10%降至1.5% ~ 2.5%。9928.TV这个阶段是化学反应脱水,形成麦芽特有的色、香、味。9928.TV此阶段要求风量小,温度高,水分下降缓慢。9928.TV浅色麦芽焙焦温度一般控制在80~85℃,时间为2~2.5h;浓色麦芽焙焦温度一般控制在95~105℃,时间为2~2.5h。9928.TV
2、容量变化 大麦吸水而增容,干燥而减容。9928.TV如果工艺上采取低温缓慢干燥,胚乳疏松,容量缩小不是很大。9928.TV如果高温急速干燥,胚乳紧密,容量就会大大缩小。9928.TV优质麦芽,干燥去水后,容量不应缩小很大,麦芽的容量应比原大麦增加20%左右。9928.TV
3、重量的变化 因为水分减少和物质消耗,一般100kg精选大麦浸渍发芽干燥后可制成83kg左右干麦芽。9928.TV
4、色泽和香味的变化 绿麦芽色泽为1.8~2.5EBC单位浅色麦芽色泽为2.3~4.0EBC单位,浓色麦芽为9.5~21EBC单位。9928.TV麦芽的香味与色泽是平行而生的,干燥温度越高,色泽越深,香味也越浓。9928.TV
(二)化学变化
1、生理变化阶段 是指干燥温度在40℃以下,麦芽含水量不低于25%,此阶段麦粒的叶芽继续生长,胚乳细胞继续溶解。9928.TV此阶段物质转化和发芽时基本一致,低分子糖类和可溶性含氮物质仍在增长。9928.TV
2、酶的作用阶段 当干燥温度从40℃上升到75℃时,此阶段麦粒生长趋于停止,但酶的活力很强,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磷酸盐酶等继续分解有关的物质,水溶性浸出物和可发酵性浸出物不断增加,这个过程随着水分进一步降低,温度进一步升高而引起酶的钝化逐渐停止。9928.TV
3、化学变化阶段 当干燥温度达到75℃以上时,酶的作用停止,开始焙焦过程。9928.TV此阶段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某些成分之间的化学变化,从而使麦芽产生应有的色、香、味。9928.TV此阶段直至干燥结束。9928.TV
三、麦芽干燥期间的物质变化
(一)酶的变化 在干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