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立伟抑郁血管性症研究进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立伟抑郁血管性症研究进展课件

难治性抑郁症的血管性因素 The vascular etiology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王立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 附属华山医院 “难治性”的含义 治疗效果 表现形式 伴P;DD;RC;SD…… 病因 “继发性” “血管性” …… 心脑血管病与抑郁 历史背景 1843 – Durland-Fardel (转引自 Post 1962) - 易激惹和抑郁是中风的常见结果 1948 – Bumke – 提示血管硬化背景下发生情感性精神病的不良后果 1960 – Mayer-Gross, Roth Slater – 持续的抑郁症状在动脉硬化的病人中更为常见 现在– 神经成像技术显示脑结构损伤的定位 脑血管病与抑郁的关系 把抑郁看作对脑血管病致残的可理解的反应 把抑郁看作脑缺血或局部脑损伤的直接结果 把抑郁看作一种“危险因素” 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Lavretsky and Kumar 2002) 中风后抑郁 一个异源现象 – 发生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为不同亚型 重性抑郁 – 0-25% 轻度抑郁 – 10-30% (Chemerinski and Robinson 2000, Robinson 1997) 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临床上 较年轻 功能缺陷 社交缺陷 病前人格神经质 有精神障碍家族史 神经病学上 失语 认知损害 脑室-脑比例增大 (Morris Robinson (1995) 中风后抑郁的现象学 (1) 临床 与“内源性”抑郁相似,只是中风后抑郁以“迟钝性”更常见,而内源性抑郁兴趣丧失,注意不能集中更常见 (Lipsey et al 1986) 抑郁情绪较轻,快感缺失和自杀观念少见 (Gainotti et al 1999) 症状似与损伤的定位和额叶皮质下回路受损有关 (Vataja et al 2001) 中风后抑郁现象学 (2) 神经病学 记忆受损 非言语的解决问题能力受损 注意下降 精神运动速度缓慢 (Kauhanen 1999) 抑郁对中风患者的影响 抑郁与以下情况有关: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中依赖性增加 缺陷和残障更重 (Parikh et al 1990) 死亡率3.5倍于非抑郁者– 随访10年, 控制了人口学因素、共患躯体疾病、用药、躯体及认知损害、病灶部位数量等因素(Morris et al 1993) 抑郁增加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吗? (1) 在高血压病人重 – 伴有抑郁者罹患中风的可能性上升2.3-2.7倍 ,也就是说,抑郁显然是有血管病危险的患者发生中风的一个协同危险因素 (Ramasubbu 2000) 对6,676 名中风成年人的研究– 随访29年 (Everson et al 1988) – 基线抑郁症状与中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抑郁增加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吗?(2) 抑郁增加: 血小板凝集 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与心梗无关的心衰增加2倍 (Musselman et al 1996) 抑郁及相关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与脑血管损伤定位的关系 有意思的发现 左侧基底节损伤比右侧和丘脑损伤与抑郁的关系密切 尾核头对情感淡漠及自发言语和动作行为的减少的作用 注意:右侧损伤有关的抑郁可能有不同的机制 (5HT2受体, 催乳素反应) 损伤与额叶顶部越近,越有可能影响儿茶酚胺介导的脑活动 (严重程度与距额叶顶部距离呈反向关系) 脑中风与抑郁症的关系 脑中风 心血管病死亡率与抑郁 -–—精神科患者 丹麦国家登记 – 随访5年 重性抑郁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高50% (Weeke, 1979) 其他研究也支持这个结果 (Horton et al 1984, Rabins et al al 1985, Sharma Marker 1994, Vestergaard Aargaard 1991) Weeke (1987) 比较了用药前和用药后情况– 发现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不是抗抑郁剂的缘故 抑郁与心血管病死亡率 –—社区研究 (1) 随访对象:2832 未患心血管病的社区居民 随访12 years 抑郁得分高增加患(致命或不致命)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 控制了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这一关系仍然存在 致命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 1.5倍 Anda et al (1993) 抑郁与心血管病死亡率 ——社区研究(2) 结局研究表明,抑郁可以预测: 死于心血管病 (任何原因): R.R. 12.5-3.9 (Aromaa et al 1994, Pennix et al 2001) 死于缺血性心脏病 = R.R. 1.3-5.2 心肌梗死 = R.R. 1.7-4.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