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脑疝外科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内压增高脑疝外科学课件

五、脑损伤的处理 一、病情观察 1、意识 2、瞳孔 3、神经系统体征 4、生命体征 5、其他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二、特殊监测 1 、头颅CT 2 、颅内压监测 3 、脑诱发电位 三.脑损伤的分级 1.按伤情的轻重分:轻型中型重型 2按Glasgow昏迷评分法 四.急诊处理要求 五.昏迷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六.脑水肿的治疗 七.手术治疗. 八.对症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 颅脑损伤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脑损伤 脑损伤 原发性 脑损伤 继发性 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下丘脑损伤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谢 谢 ! 硬膜下血肿 最为常见。 出血聚集在硬膜下腔。 常呈多发或与别种血肿并存 急性硬膜下血肿 复合性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 脑挫裂伤所致皮层动、静脉破裂或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膜下腔。 单纯性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 皮质桥静脉损伤,无脑挫裂伤。血肿可覆盖大脑表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脑挫裂伤,脑水肿症状并存。 脑挫裂伤重,血肿形成速度快-无中间清醒期,多在1-3天内进行性加重。 脑挫裂伤轻,血肿形成慢-有意识好转期,颅内高压和脑疝征象,多在72小时后出现。 单纯性硬膜下血肿,有中间清醒期,且较长。 CT检查:新月形或半月形 硬膜下血肿常见部位 a、颞部着力 b、枕部着力 两种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发病特点: 病因不清 脑直接受压和颅内压增高 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人 有轻微外伤史或无外伤史 血肿增大缓慢,2-3周后发病 发病原因: 脑萎缩 颅内空间增大 脑移位桥静脉撕裂出血 血肿包膜形成 腔内反复多次少量出血 血肿增大 颅内高压和脑受压。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脑受压后局部压迫症状 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症状 易误诊 两种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方法 钻孔引流 囟门穿刺引流 脑内血肿 在致病机理,临床表现。与硬膜下血肿有相似。唯CT表现有所不同。 血 肿 脑 内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四、开放性脑损伤 与闭合性脑损伤相比 1、损伤原因不同 2、有创口。 3、可以存在失血性休克。 4、易引起颅内感染 5、需要清创,修复硬脑膜,变成闭合性脑损伤。 (一)、 非火器伤与火器伤 非火器伤:利器、钝器伤所致 (二)、火器伤:有弹片或弹头形成的伤道 盲管伤清创术 二、凹陷骨折 临床表现 见于颅盖部,成人多为粉碎性骨折,儿童可呈“ 乒乓球凹陷样骨折”。 手术适应症 合并有脑伤或大片骨折片陷入颅腔,颅压增高,中线移位有发生脑疝可能 骨折片压迫重要部位,出现癫痫和定位体征 位于大静脉窦处骨折 非功能区,骨折片深度超过1cm-择期手术 开放性骨折 第三节 脑损伤 一、闭合性脑损伤的机制 接触力:颅骨损伤 局部脑损伤 惯性力:多处或弥散性脑伤 加速性损伤 为受伤局部的脑损伤和硬膜外血肿 减速性损伤 冲击伤和对冲伤 为着力点对侧脑损伤和硬膜下血肿称为对冲伤 受力侧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 同一病人可能有多种受伤机制,致使病人出现多发性颅内血肿。 二、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受伤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脑震荡、脑挫裂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 症状和体征伤后立即出现,不再继续加重 继发性脑损伤-伤后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损伤 脑水肿、颅内血肿、继发性脑干损伤 症状和体征伤后一定时间出现,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脑损伤 原发性 脑损伤 继发性 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下丘脑损伤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一)脑震荡 病理 无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诊断要点: 短时昏迷,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逆行性遗忘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腰穿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 CT检查阴性 (二)弥漫性轴索损伤 受伤机制 惯性力所致的弥漫性脑损伤 病理 病变主要分布在大脑半球、胼胝体小脑和脑干。镜下可见轴突断裂。 临床表现 昏迷时间长,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同向凝视等。 CT扫描 大脑皮质和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或三脑室周围多发性点状和小片状出血灶。MRI能提高检出率。 (三)脑挫裂伤 病理: 肉眼观察:以额极、颞极及其底部好发。小如点状出血,大者呈紫红色片状。 镜下观察:伤灶中间为血块,周边是破碎或坏死的皮层组织 脑挫伤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