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爱国精神.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杜甫诗歌爱国精神

目 录 摘要…………………………………………………………………………………………………2 一、前言…………………………………………………………………………………………….3 二、杜甫生平和诗歌创作综述 3 1.杜甫早期的诗歌 3 2.杜甫中期的诗歌 4 3.杜甫晚期的诗歌 4 三、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 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 2.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6 四、杜甫诗歌主题精神 6 1.个性呼唤的执着与坚韧 6 2.爱国精神的袒露与无奈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论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 姓名:莫让顶 摘 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享有“诗圣”的美誉;中华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诗人、学者,而杜甫正是这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诗歌写法独特、构思精美、别俱一格,是古老中华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明星。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手法、表达手法上还是在平民化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上,都可谓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本文从杜甫诗歌的爱国精神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杜甫诗歌中所包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精神 前言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享有“诗圣”的美誉;我们谈论杜甫的诗歌,无疑会联想到当时的那个年代、社会,他的诗歌和他一生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其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内心的情绪都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①。可以说正是那一个动荡而苦难的时代赋予了杜甫无限的灵感和有激情,虽然这种激情是包含着无奈、愤闷。在他的诗歌当中既能体现出当时混乱的历史现状,也能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对现实的态度和对国家的浓浓感恩之情。年轻时代的杜甫同样如我们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可以说其理想和抱负远远超过了平常人,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其逐渐看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未来呈现一片渺茫,继而对社会的弊端、人民群众的疾苦产生了无限的同情②。也正是这种同情情绪从他的笔下看到留给我们后世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我们又能领悟到杜甫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饱满的激情。 二、杜甫生平和诗歌创作综述 1.杜甫早期的诗歌 年轻时候的 杜甫有着惊人的才气和少年气盛,他并没有对科举考试落郁郁寡欢,相反他觉得自己还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各方面经验还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自我修养能力来支撑他人生未来的发展。他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由于当时对社会了解不透,所以他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和目标。“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从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用饱满的激情、豪放的胸怀、无与伦比的高尚品格来进行豪情壮志的抒发,甚至在诗歌当中还充满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可见他对人生未来憧憬是何等的阳光③。相比较中后期而已,杜甫早期的作品并不多见,但整体仍然透露出诗人的年轻气盛、张狂、气势凌云的一面。我们从“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可以看出其是多么充满自信。 2.杜甫中期的诗歌 从杜甫人生经历来看,在三十岁左右雄心壮志来到长安来实现他博取功名理想。我们从他的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豪气与无与伦比的自信。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也可以看出他心比天高的崇高理想和抱负④。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杜甫来到长安时间不长,其生活由于父亲的去世而因此陷入困难当中。此时的他青春年华当中最令人羡慕十个年头已经在这里悄然流逝,尽管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天宝后期,杜甫生活的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极其繁华唐朝,但当时表面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当时社会的重重危机。聪慧、敏感的诗人以其锐利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人民大众的疾苦、看到了即将笼罩在国家的重重乌云。公元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社会征兵悲壮场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幅幅震撼内心的画面:车辚辚马萧萧…兵车轧地、战马奔腾;行人弓箭各在腰…披挂着弓箭的士卒;“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体现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混乱局面的一种愤慨。一幕幕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的场景,不仅是对当时真实社会的描写,同时也对天下百姓的一种怜悯之情,更是一种倾诉;除此之外诗人在这首诗里之所以能够敢于直言,其实也是一种胸怀大义爱国主义一种最直接的体现!诗人采用隐晦的手法从细节着手推向全面,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点行频”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愤怒之火爆发的前兆…“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官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