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祭十二郎文 韩愈 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最残酷的事实。 “祭文中的千古绝调。”——茅坤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赵与时 何为“祭文”? 祭文(悼词)一般写法: 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 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 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lei)》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韩愈的父亲韩云卿,生子三人,长子韩会,次子韩介,季子韩愈。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韩介的次子,出嗣韩会为子。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夫妇抚养成长。他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实际如同兄弟,从小生活在一 起,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作者情不能已,写成此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 研读第一部分(1--3) 1、朗读第一部分(1--3) 2、疏通文意,落实重要的字词句、自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3、研习文本,分析回答问题: 身世家世 三别三会 抱憾终生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实为兄弟。 叔侄深情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4.在这两段中, 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第二段“嫂尝抚汝指吾再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一语,“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怜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生离之情 叔侄深情 (1-3) 幼时为伴, 未曾相离 三别三会, 聚少离多 少强先殁, 抱憾终生 研读第二部分(4--9) 1、朗读第二部分(4--9) 2、疏通文意,落实重要的字词句、自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3、研习文本,分析回答问题: 1.第4 段:感叹命运不公,痛惜诸兄之死;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悲,十二郎死更悲。 研读第 4 段: 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研读第 5 段: 揣摩文章第5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痛惜十二郎之死;表现对十二郎的深沉的思念。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传热学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目录、工作程序.pdf VIP
- 02S404 防水套管国标规范.pdf VIP
- 重型车DPF标定手册.pdf VIP
- 办公租赁合同模板下载(3篇).docx VIP
- GB∕T 39743-2021 滑动轴承 热塑性塑料轴套 尺寸与公差.docx VIP
- 《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JTT 660-2006 -水上加油站安全与防污染技术要求.pdf VIP
- 药品处方集课件.pptx VIP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