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课程发展署鼓励学校透过下列方法提倡阅读.PPT

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课程发展署鼓励学校透过下列方法提倡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课程发展署鼓励学校透过下列方法提倡阅读

教育改革之 課程改革─四大關鍵項目 組別2健生志良昌文潔嬋慧勤威廉美芬 香港教育改革的背景 發展策略 一.資訊科技教育 如何配合教育改革中所倡議的「終身學習」 幫助每個人透過終身學習達致全人發展; 善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是課程發展議會於2000年的《學會學習》提及的改革課程及改良教學方法的其中一環,並倡以與範式轉移並行。 資訊科技教育 如何配合教育改革中所倡議的「終身學習」 全面均衡、富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學習經歷 ; 在《資訊科技學習目標》中,詳述學生到了2003年,在各教育階段預期達到的資訊科技知識、技能和態度,這包括可遷移到不同工作環境使用,及對終身學習有裨益的共通能力。(課程發展議會,2000) 推行的方向 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四項重點: (1) 為學校提供電腦設備及連接網絡 (2) 教師培訓及支援 (3) 課程及資源支援 (4) 建立整體社會文化。 成效 在2001年進行的「資訊科技教育五年策略成就及進度中期報告」研究結果顯示,首三項重點目標均能達成(CITE, 2001)。 另一方面,持份者一般認同再進一步把資訊科技滲入學與教這個大方向(Kwan et al, 2004) 資訊科技教育改革如何配合教改 配合知識型社會與資訊爆炸的社會,善用科技去輔翼學習,打破學習地域的時地限制,我們不但涉及把科技引進課堂,更重要的是涉及群體和個人層面上觀念與實踐的深層改變。 從而建立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並達到教與學上的範式轉移。 資訊科技教育改革如何配合教改 資訊科技對學校課程最重要的用途在於支援課程改革, 而資訊科技亦對推動創新起了槓桿作用。例如 促進性的評估(BCA)、 專題研習(PBL)及 網上閱讀(如每日一篇)等嶄新的學習模式。 推行困難 a. 教師的信念仍以授業為主 b. IT教學上的支援 c. 課程實踐方面的限制 d.考試及考績主導的成效 四大方向 推行情況及策略   在學校推廣閱讀文化時,教統局提出以下要點作為推行策略時之參考: 加深教師對「從閱讀中學習」的理解 提供一個有利於學校各科組或各組別的協作機制 重新編排現有的時間表以配合新的需要 給學生適當的鼓勵 確保向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援服務 以下是這幾年來學校在推動從閱讀中學習的成效: 社會整體閱讀風氣較前進步。 根據2001年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在35個國家進行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 , 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為525,高於國際平均分500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 ( PISA), 已公布第二期研究結果。香港學生在四十一個國家或地區中閱讀能力排名第十位。 香港青年協會在二零零四年四月進行了一個《香港青年的閱書文化》調查 ,約九成受訪者表示他們平日有看書。每日平均用61.7分鐘來看書。 學校內可動用的資源亦較前充裕(廣泛閱讀計畫,每年中英文科均獲批約一萬三千元購買課外書籍 ) 推行時遇到的困難 在組別較低的學校,學生無心向學,校方所推行的閱讀策略勞而少功,家長社經地位較低,多未能充分配合。 閱讀應為個人對知識的渴求,是一種由內轉外的欲望,然後養成的自身習慣,不應由外在的規範來迫使個人進行閱讀。 部份學校之閱讀計畫只具雛形,未有深思熟慮,又或為虛應之作,在競爭劇烈的環境下,學校採取「人有我有」之心態,實際效用成疑。 以數字來量化閱讀量,造成學生全以閱讀量之多寡來論優劣,而學校之整體策略亦多傾向於閱讀量方面發展。 投放的資源,仍須監察。 三. 德育及公民教育理念方向 德育及公民教育是培養學生全人發展的五種基要學習經歷之一,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五種價值觀和態度: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和承擔精神,並加強建立各價值教育範疇的連繫。 推行情況及策略: 一般學校都是透過以下各種學習機會來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 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入為獨立科目 融入各學習領域/科目 學校集會及班主任課 校內校外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活動或服務 全方位學習的機會 校風 此外,根據教統局2004年的《教育改革進展報告(三)》列出下列資料: 2003/04年,39%小學及35%中學校領導接受德育與公民教育培訓。 2003/04年,共舉辦77類培訓班、工作坊及研討會。 有7,014位教師參加啟動國民教育、基本法教育、升旗活動、健康生活、反賭波等主題,發展多個德育及公民教育網頁,以支援學校探討時下的個人及社會議題。 北京舉辦的「國情教育課程」、「赤子情、中國心」等學習計劃,有170所中學的高中生參加。 「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給青年的十封信」,重點指出核心價值和個人素質的重要。 為加強推廣基本法教育,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