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误区课件
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误区;30多年来,虽然心电生理研究不断进展,但是对二度房室阻滞的研究进展还不甚深入。文献中对二度房室阻滞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尤其是Mobitz Ⅱ型阻滞。因此,在临床心电检测中,心电图评估二度房室阻滞的准确性低于其他心律失常,对二度房室阻滞的误诊也是最多的。
本文旨在对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误区进行新的评述。 ;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误区;1、运动训练有素引起的生理性Ⅰ型房室阻滞。
2、生理性睡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Ⅰ型房室阻滞。
3、电生理检查时,心房起搏频率骤增引起的功能性房室结下阻滞。
4、忽视Lyme病、电解质紊乱、下壁心肌梗死及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可逆性房室阻滞。
5、忽视如呕吐等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性房室阻滞。
6、错误认为所有Ⅰ型房室阻滞均为房室结阻滞。
7、错误认为同一份心电图或Holter记录不会同时出现Ⅰ型和Ⅱ型房室阻滞。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1956年,著名的芝加哥心电学家Katz与Pick提出了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的新定义
每个QRS波前均有一个P波,但个别P波后QRS波脱落,脱落前心搏的PR间期恒定,脱落后的第一个心搏,PR间期可能短于脱落前恒定的PR间期,但具体缩短时间没有明确定义,直到1972年Langendorf等人指出PR间期缩短应该<20ms。;1978年WHO/ACC对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定义为
在至少有2个P波连续下传的前提下,单个P波下传受阻(如3∶2房室阻滞),阻滞发生前后的PR间期不恒定(正常或延长),阻滞后首搏的PR间期常常缩短,后者是诊断Ⅰ型房室阻滞的必要条件。
窦性心率变化对Ⅰ型阻滞的诊断影响不大。 ;经典的文氏现象是PR间期逐渐延长,然后QRS波脱落,周而复始。
不典型文氏现象多见,PR间期变化不恒定对不典型Ⅰ型阻滞的诊断非常重要。
不典型Ⅰ型阻滞在靠近阻滞前的几个心搏,PR间期可恒定不变。 ;文氏现象可以使生理性的,也可以使病理性的。
如房室交接处的传导,当心率150bpm时发生的文氏现象就属于生理性的,当心率低于150bpm时发生的文氏现象时传导组织不应期异常延长造成的,属于病理现象。
;1978年WHO/ACC提出的定义是:
在窦率或P-P间期固定不变、至少有2个P波连续下传的条件下,单个P??阻滞(如3∶2房室阻滞),而且阻滞发生前后的PR间期恒定。
发生阻滞的长R-R间期必须等于正常P-P间期的两倍。
窦性心率稳定是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因为迷走神经兴奋可以同时引起房室阻滞和窦率减慢,类似二度Ⅱ型阻滞。 ;阻滞后第一个PR间期研究
若阻滞后首个P波缺失或PR间期短于其他所有下传的PR间期,则Ⅱ型阻滞的诊断不能成立。
发生阻滞后PR间期缩短见于Ⅰ型阻滞(传导功能改善)、房室分离伴房室交接性逸搏,或起搏器植入者的心室起搏。;Ⅱ型阻滞发生时的PR间期可以正常,也可延长,QRS波可窄可宽,由于阻滞部位多在希浦系统,故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正常、QRS波增宽。 ;
因此,阻滞发生后首个下传的PR间期固定不变是诊断Ⅱ型阻滞的必要条件。
不管阻滞前有多少个恒定的PR间期,只要单个P波阻滞后PR间期缩短,就不能诊断为Ⅱ型阻滞,可归为不典型Ⅰ型阻滞。 ;连续2个或以上P波阻滞后的PR间期
在稳定的窦性节律下,有2个或更多P波连续发生阻滞,前后所有PR间期固定不变,根据Mobitz的定义属于Ⅱ型房室阻滞,但根据WHO/ACC的定义,就不是Ⅱ型而是重度房室阻滞。 ;1978年WHO/ACC定义强调大多数Ⅰ型阻滞具有不典型表现。
如果PR间期的延长非常微小,现有检测仪器就无法记录,从这个角度讲,有可能把Ⅰ型阻滞视为Ⅱ型阻滞。 ;A、典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下传受阻,然后周而复始。
B、不典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P波阻滞前后PR间期呈不规则性变化。;C、不典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P波阻滞前4个心搏PR间期固定(380ms),但阻滞后PR间期缩短(分别220和270ms)。易误判为二度Ⅱ型房室阻滞。诊断时必须测量整个心动周期中所有的PR间期,而不仅仅是发生阻滞前的几个PR间期。
D、典型二度Ⅱ型房室阻滞。P波阻滞前后PR间期固定不变(190ms)。
E、不典型二度Ⅰ型阻滞。P波阻滞后首个心搏PR间期缩短30ms,易误判为二度Ⅱ型房室阻滞。 ;F、不典型二度Ⅰ型房室阻滞。阻滞后首个心搏PR间期(175ms)较其他心搏缩短15ms,根据芝加哥心电学派的定义属于二度Ⅱ型房室阻滞,但按WHO/ACC定义为二度Ⅰ型。
G、连续二个P波下传受阻,阻滞前后心搏的PR间期均固定(190ms),按照以前Mobitz定义可称为二度Ⅱ型房室阻滞,WHO/ACC标准界定为重度房室阻滞。
H、固定性2∶1阻滞。P波呈2∶1下传,P波阻滞前仅有一个下传PR间期,难以分类为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不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2011课件.ppt
- 中耳癌ppt 广西医科大学精品课程课件.ppt
- 临床医学3心脏瓣膜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ppt
- 临床医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诊治疗课件.ppt
- 临床医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内科治疗课件.ppt
- 临床医学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课件.ppt
- 临床医学吕玲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课件.ppt
- 临床医学周京敏心包疾病课件.ppt
- 临床医学小儿风湿性疾病徐虹课件.ppt
- 临床医学小儿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