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脉造影术简装板课件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解剖学 冠状动脉常用缩写 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 左主干(Left Main, LM); 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对角支(Diagonal, D) 间隔支(Septal, S) 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LCX) 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OM)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左前降支(LAD) 沿前室间沟走行,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止于膈面。供应大部分左室、心尖部、右室前壁及室间膈前2/3的血液。 室间隔支(S):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12?17支。 对角支(D):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 左回旋支(LCX) 几成直角起自LM,向后下至左房室沟,止于膈面。 钝缘支(OM): 1-4支。第一OM较粗大,其后的LCX明显变细。供应左心房、左室外侧壁及前上壁的血液。 后降支:约10%的LCX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 房室结支: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源于LCX。 左心房支:提供大多数心房血供。 右冠状动脉(RCA) 起源于右冠窦中部。行于右房室沟内。供应右心房、右室前壁与左室后下壁的血液。 圆锥支:为第一分支,约半数发自RCA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窦房结动脉:约50%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右冠状动脉 锐缘支: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远端分为2支: a. 后降支(PD):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b. 左室后支(PL):进入心肌呈U型,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1~2分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前斜(RAO)30o+足位(Cau)20o(肝位):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开口和体部; 右前斜(RAO)30o+足位(Cau)20o(肝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LAO 45o+ Cau 20o(脾位、蜘蛛位): 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钝缘支(OM)开口和体部 左前斜(LAO) 45o+ 足位(Cau) 20o(脾位、蜘蛛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头位(Cra) 观察LAD近、中段,LAD与对角支分叉处; 正位(AP)+头位(Cra)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前斜(LAO) 45o+ 头位(Cra) 20o 观察LAD中、远段和对角支开口; 左前斜(LAO) 45o+ 头位(Cra) 20o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前斜(RAO)30o+头位(Cra)20o(右肩位) 观察LAD中、远段; 右前斜(RAO)30o+头位(Cra)20o(右肩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后前位(AP)+ 足位(Cau) 20o 观察LM、LAD、LCX开口、近端,LCX体部和OM开口; 后前位(AP)+ 足位(Cau) 20o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侧位: LAD近、中段; 左侧位 左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左前斜(LAO) 45o 右冠状动脉呈“C”型,观察RCA开口、起始部至后降支; 左前斜(LAO) 45o 右冠状动脉常用投照体位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o 右冠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