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十一炮》中两个人物形象评述
《四十一炮》中两个人物形象评述
内容摘要:本文评述小说《四十一炮》中的两个人物形象“罗小通”和“兰老大”。他们既是人的形象,也是神的代表,人兼而成神。一个象征着“食”欲,一个象征着“色”欲。作家借着这两个关键人物,表达了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社会的无序混乱和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茫”的思考与批判。
关键词:人物形象 欲望膨胀 造神 毁灭
这是一部关于“欲望”的小说,延续了莫言小说中“儿童视角”的讲述方式。这个儿童就是“罗小通”。他虽然身体上已经成年,但是精神心理仍旧停留在少年时代。小说通过他的诉说“重构了人生的少年时光,抒写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揭示人性的裂变的同时,写出了人们在是非标准、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茫。”
莫言为我们讲述了三代人物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他自己亲历的上个世纪80年代???村屠宰作坊发展到肉联厂的故事;第二个故事,是父母辈的人物老兰和自己的父母罗通罗玉珍野骡子姑姑等人之间的纠葛。第三个故事,是老兰三叔(兰老大)的故事,在“幻境”中由罗小通对着大和尚讲述的经由老兰转述而来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在两种字体的文本中相互交织错综。其中,罗小通在村庄里成长的过程、在肉联厂的经历是主干,以顺叙方式展开。村长老兰的故事是枝干,主要叙述为顺叙,部分在罗小通神奇的讲述中“插叙”。老兰三叔的故事则是夹杂在罗小通“奇幻”讲述中的一种“叶片式的装点”,以“倒叙”方式呈现。
你很难判断哪个故事更重要,它们同样重要,因为作者把这三个故事都归结到“人性的思考”。“我想考察一下人的这种基本欲望被夸张到病态以后是什么样子。我关注眼前的农村和城市的现实,我必须要考察和研究人的病态化和欲望的病态化,这是我写这个小说的根本动机。”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来看,如果一个人把食欲和色欲发挥到极致,人的本性无限膨胀以致于“病态化”,那最终的结局就是毁灭。
一.“肉孩子”兼“肉神”的罗小通
罗小通最明显也是最突出的形象特征就是喜欢吃肉,吃肉是他时刻都惦记的生活理想;而且他最“懂肉”了,那些“肉们”也乐意被他吃。“我低头看着这盆洋溢着欢乐气氛的肉,看着它们兴奋的表情和那些像葡萄藤上的触须一样抖动不止的小手,听着它们蜜蜂嗡嗡一样的话语,心里充满了感动。……我们热爱你,你来吃我们吧。我们被你吃了,就像一个女人,被一个她深爱着男人娶去做了新娘。”他最渴望的就是有肉吃。在他的脑子里,“肉是有容貌的,肉是有语言的,肉是感情丰富的、可以跟我进行交流的活物。它们对我说:来吃我吧,来吃我吧。”可是,这个少年生活里却吃不到一点油腥。
在他的父亲跟着“野骡子姑姑”跑了以后,他跟着母亲“杨玉珍”收过几年破烂。对于肉食的爱欲超越于其他所有热望的罗小通,跟着收破烂的母亲艰难度日。母亲为了体面的“大瓦房”“艰苦朴素”地奋斗着,沾不到油腥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难以容忍的痛苦。他不要大瓦房不要大汽车更不要媳妇,就“只想放开肚皮吃一次肉”,“整整五年了,我的肠子里只怕用最强力的肥皂也搓不下来一滴油花了。”
罗小通生活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屠宰村”,这个村庄已经没了农业耕种的气息。“我在屠宰村长大,见多了杀戮,泯灭了善知识。”因为,屠宰村的人们给各种牲畜“注水”,见多了“垃圾猪激素牛化学羊配方狗”,也见识过偷来的耕牛、网捕的猫儿、灌酒的狗子、猎枪打下的獾子各种牲畜堂而皇之地进入交易场。
他在收破烂中学会了各种“知识”,学会拆卸各种破烂玩意儿,分类后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当然也学会了怎能掺假怎么让纸壳更重。他“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后来他到学校,却在学校根本混不下去。“老师知道的并不比我多,甚至比我知道的少。而且我知道的都是有用的知识,他们知道的都是无用的知识。”在现实生活里长大的农村少年,就跟少年时代的作家莫言一样,没有完成他的学业,在生活这个更大更丰富更复杂的大熔炉里“非正常状态”下长大了。
他从学校逃出来,从肉联厂的下水道钻到厨房里偷肉吃。凭借着吃肉的本领和给牲畜注水的奇妙构想,十二岁的他还当上了肉联厂的“车间主任”,自由自在地过上了每时每刻只要想吃肉就有肉吃的好日子。为了让城市人吃到“放心肉”,罗小通发明了一种“活畜注水法”,让肉联厂的牲畜在被宰前,注入“最清洁的水”。他认为,这不叫做“注水”,叫做“洗肉”。在罗小通主任老兰厂长这帮人看来,肉都是要被“注水”的,因为大家都这么干,我们不这样做,别人照做,我们就没有“赚头”。
后来他母亲因为与厂长老兰的私情,被父亲的斧头砍死。父亲进了监狱,妹妹死于食物中毒,他成了游荡儿。在废弃的五通神庙里,对着大和尚讲着故事,希望自己也成为“有戒疤”的和尚。
孔子在《礼记》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认为:“食色,性也。”吃,是人的大欲,是本性。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