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温毒类温病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温毒类温病课件

第九章 温毒类温病 (四)烂喉痧邪侵肺卫案(选自《云南中医药杂志》2000;21(4):33) 张某某,女,39岁,工人,1996年3月2日初诊。发热(38.9℃),恶寒,头痛泛恶, 咽喉红肿且痛,吞咽不利,肌肤潮红,颈部可见少量红色皮疹,肢楚倦怠,不思纳谷,舌苔薄白,脉浮紧。血常规:WBC 11.4×109/L,N 0.762。大、小便常规均正常。胸透:心肺无异常。西医诊断:链球菌感染,中医诊为:丹痧(邪侵肺卫,毒聚于喉),治则:宣透利咽。处方:葛根30g,麻黄9g,黄芩、芍药、甘草、射干、大青叶、山豆根各15g,蝉蜕5g,大枣12枚,日2剂,首煎顿服,4小时后体温降至37.5℃,再服1剂,6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红疹消失,症状缓解而愈。 张某某,女,39岁,工人,1996年3月2日初诊。发热(38.9℃),恶寒,头痛泛恶, 咽喉红肿且痛,吞咽不利,肌肤潮红,颈部可见少量红色皮疹,肢楚倦怠,不思纳谷,舌苔薄白,脉浮紧。血常规:WBC 11.4×109/L,N 0.762。大、小便常规均正常。胸透:心肺无异常。西医诊断:链球菌感染,中医诊为:丹痧(邪侵肺卫,毒聚于喉),治则:宣透利咽。处方:葛根30g,麻黄9g,黄芩、芍药、甘草、射干、大青叶、山豆根各15g,蝉蜕5g,大枣12枚,日2剂,首煎顿服,4小时后体温降至37.5℃,再服1剂,6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红疹消失,症状缓解而愈。 分析:本案为丹痧温毒侵袭肺卫,结聚咽喉之证。发热,恶寒,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为邪在卫表之征;毒热结聚咽喉则红肿疼痛;肺主气属卫,咽喉为肺之门户,今卫表及咽喉受邪侵犯,则肺难逃其咎;毒热窜营扰络,则见肌肤潮红和少量红色皮疹。故治疗遵“烂喉丹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之旨,以麻黄、葛根、蝉蜕温凉并用,以畅汗疏表,解肌宣透;射干、 山豆根合蝉蜕利咽散结消肿;黄芩、大青叶清泄肺热;芍药、甘草养阴和营安络。理法方药合拍,故效验显著。 温毒类温病是由温毒病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大头瘟、烂喉痧及喉科和儿科所述的缠喉风、痄腮等疾病。因其致病因素既有六淫温邪的性质,又有攻冲走窜和蕴结壅滞的特点,故这类温病除了具有一般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外, 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或发斑疹等特点。治疗既要针对病因审因论治,又要针对肿毒特征注意清热解毒。 第一节 大头瘟 一、概述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其特点为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临床常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痛表现。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关于本病,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丹毒病诸候、肿病诸候中有类似其临床表现的记述;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疮痈卷所论的丹毒,包括本病在内。关于病名,历代文献有多种记载,金?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根据本病有头面焮赤肿大的特点,称之为“大头病”;因本病发病之初有恶寒、发热等症状,类似伤寒,故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中称为“大头伤寒”; 因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流行性,所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称之“大头天行”;根据本病有一定传染性,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把本病划属温疫范畴,并提出“大头瘟”之病名;又因本病头面肿势发展迅速,有如风行,清代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又把本病称为“大头风”,并指出乃感受“风热时毒”所致;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本病归于“温毒”之中,并谓本病“俗名大头温、虾蟆温”。 本病近代较少见,更少流行发生。根据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颜面丹毒”与本病类似,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理 风热时毒侵袭人体是引起大头瘟发病的直接原因。根据中医发病学观点,风热时毒的产生与外界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在冬季应寒反温,春月温风过暖的异常气候环境中容易形成并传播流行;同时体质条件在大头瘟的发病中也是重要间接因素,当人体正气不足,或气血阴阳失调时,风热时毒从口鼻吸入,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发为本病。 风热时毒具有“风”的特性,故侵犯人体,从口鼻而入犯于肺卫,卫受邪郁而出现肺卫表证;因风性轻扬上窜,故风热时毒多上攻于头面咽喉而出现肿毒的表现,如《诸病源候论?诸肿候》说:“肿之生也,皆由风邪、寒热、毒气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皆成肿也”;风热时毒同时又具热毒性质,故发病后发展急速,热毒较快深入而蒸迫气分,出现肺胃受病,肠胃热结阴伤等病理变化;若失治误治风热时毒攻窜流走,可内陷营血,出现营分热盛,甚至耗血动血,闭窍动风等病理变化。但一般情况下出现营血分病变较为少见,而以发病较急,热盛气分,毒攻头面为病理发病特点。 三、诊断 (一)多发于冬春两季。 (二)起病急,初起可见憎寒壮热的肺卫表证。???? (三)具有特殊的局部表现,头面焮赤肿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