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环境下治安问题研究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治安问题研究与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层出不穷,许多的犯罪方式对我国的立法、刑事司法和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传统违法犯罪的几种形式,得出互联网的特性对传统犯罪的影响,提出传统犯罪网络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剖析我国网络环境下违法犯罪多发的原因,并以上述探析结论为根据,提出了构建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犯罪法律体系的建议,提出了治理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应该走的途径: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及非法律手段相结合,预防和控制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
关键词:网络环境;治安问题;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1 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的违法犯罪形式
1.1 受网络影响的传统犯罪
在此类犯罪中,网络起到一个诱因的作用,它往往是通过对犯罪人的潜移默化或心理状态的影响而使其实施犯罪,而且实施的仍是传统犯罪。互联网给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近似真实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提供了大量信息,在娱乐的同时也容易产生误导,特别针对一些无辨识能力的青少年。
1.2 网络起辅助作用的传统犯罪
在此类犯罪中,网络起一种次要辅助工具的作用,只是使犯罪变得更加方便。没有网络,犯罪人通过其他途径仍然可能实施该犯罪。在此类犯罪形式中还有网络贩毒、网络洗钱、网络销赃、网络传销等。
1.3 网络起主要作用的传统犯罪
此类犯罪它对网络的依赖性要高得多。网络在这类犯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络传播淫秽信息等。此类犯罪充分与网络结合,产生的危害也就更大,就破获的网络赌博案件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涉赌的金额、涉及的范围、产生的危害都大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赌博犯罪。
2 网络环境下违法犯罪原因探析
2.1 技术原因
互联网安全性能的缺陷及系统软件漏洞为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发展至今,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在使用上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及信息快速传播的平台??同时,也因网络本身的的开放性,使网络的安全缺陷被无限的放大,导致网络丧失了最基本的防范界限和最安全的防线。
2.2 经济原因
社会日益青睐的无形的信息数据的集中性和所拥有的巨大经济价值,使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较一般违法犯罪而言其获利更为巨大。由于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其被发现的比率极小,而获利的丰厚性是有目共睹的。而传统型犯罪借由网络实施,也大大扩展了犯罪的影响面,增加犯罪获利。
2.3 伦理道德原因
伦理道理是社会的基本规范。在没有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道德规范成为行为的准则。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个体的网络行为容易出现约束真空,原本有序的道德伦理规范可以被肆无忌惮地破坏,道德防线容易被摧毁,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使得人们可能借助虚拟身份为所欲为。
2.4 法制原因
一个健康有序环境离不开法制的规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也是一样。但一般情况下,法律本身的发展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违法犯罪的惩治法律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3 网络环境下治安问题的防控对策
面对信息网络负面作用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各种冲击,我们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努力引导、探索信息网络虚拟社会中自律、防范和管理的机制,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在防控对策方面不仅需要法律手段,还需要非法律手段,并且要将法律手段和非法律手段两者相结合起来进行预防和治理。
3.1 法律手段
3.1.1 增加刑法条文保护虚拟财产
《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而财产理应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对于网络世界中的“虚拟”货币、物品不能一概虚无化,对于确已拥有实际交换价值的虚拟货币及物品应当按照其实际交换价值予以保护。因此,对于有实际交换价值的虚拟货币及物品按照市场交换价值给予其现实财物以相同的保护,是体现宪法精神的唯一选择。
3.1.2 明确法条含义增强可操作性
《刑法》第286条明确规定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必须予以打击。可是,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攻击类案件,全国的生效判决却寥寥,这反映出了法条含义的不明,执法部门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所以,此法条的修改或相应的司法解释的出台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还应该以单行法立法模式对打击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犯罪方面的立法进行加强,在单行法中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角度对“破坏”进行诠释,以技术参数的方式建立技术标准对后果“严重”和“特别严重”予以量化。还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明确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3.1.3 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