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
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消费者行为调查研究
1.引言
近些年来,关于地质公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以及保护上,对游客旅游动机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游客的旅游动机会影响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等方面。因此,为了地质公园健康、持续的发展,有必要对地质公园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
翠华山以其旅游资源的特殊、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成为秦岭生态环境中的亮点。翠华山具有典型的山崩地质遗迹,加之本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及翠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妥善的经营管理,使园区发展良好,吸引了众多省内乃至省外的游客慕名而来。基于此,笔者选取翠华山作为调查地,通过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园区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调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的了解翠华山园区的发展现状,笔者在2012年3月24—25日对翠华山??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
2.2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定性研究主要是对文献和理论的阅读、整理和思考。
定量研究是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3.1游客人口学特征分析
从性别比例看,男性占53%,女性占47%,男女比例构成基本均衡,说明男性游客与女性游客对于翠华山的偏好差异不大。从年龄分布比例看,游客主要集中在中青年阶段,18-45岁之间的游客占88%。从学历结构看,大专以及大学本科学历的游客是目前翠华山最主要的客流,占68%。具有高学历的人数多且经济收入高,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因此出游能力强。
3.2客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翠华山的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具有以“省内市场为主,近邻市场为辅,其他市场为补充”的圈层特征。游客以当地人员为主,占55%,省外游客占7%。客源地的分布特征与距旅游目的地的距离,景区的宣传力度等因素有关。翠华山园区在当地知名度高,当地游客占据地利优势和交通便捷,因而当地游客居多。
3.3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获得旅游信息的方式
在对游客获得此地旅游信息的途径的调查中,选择??亲友或朋友推荐”,占67%。数据反映出翠华山在当地居民及省内游客中有着极好口碑,同时也暴露出园区在发展中宣传力度不足的缺陷。
(2)旅游组织方式
家庭或亲朋结伴出游者占49%。散客旅游是翠华山园区的主体旅游方式。
(3)游客空间行为
70%的游客是第一次来翠华山,20%的游客是第二次来,选择第三次来的占3%,选择三次以上者,占7%。省内的游客以初次来翠华山者居多,按照内驱力理论,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加有先减后增的趋势。
(4)游客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通讯等。翠华山游客的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人均花费在250元以下的游客占77%。多数游客认为园区的消费品种类少且价格高,因此选择自带食品及旅游用品,在园区的消费则集中在门票及自费娱乐项目上。
(5)游客决策行为
来翠华山的游客主要采用公交车和学校或单位包车的形式,占72%。园区的停车场处专门设有公交车线路并有专人维持候车秩序,景区的通达性良好。游客的旅游动机为游览观光,对于翠华山山崩地质遗迹景观的感知度很低。
3.4游客旅游意愿特征分析
游客在选择翠华山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朋友推荐、交通方便,分别占28%、25%。在调查游客是否会重游时,选择“一定会”占20%,选择“可能会”占57%。说明多数游客在翠华山的游览感受良好,并有再次游览的意愿。在调查游客是否愿意将翠华山进行推荐时,选择“愿意推荐”占96%。通过亲朋好友的推荐来翠华山,游客在此切身体验后多数人愿意将翠华山推荐给其他的朋友。
4.建议与对策
(1)旅游资源开发定位应有重点
以罕见的山崩地质遗迹资源为依托,结合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地质旅游。
(2)旅游产品要突出主题,形式多样
结合地质遗迹资源特点开发系列旅行社产品,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客源市场。
(3)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使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开发多样的宣传形式,通过网络,媒体,报纸杂志以及专门的旅游手册等多种途径向更远距离的客源市场进行推广宣传。
(4)完善旅游设施
对园区内的农家乐实行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的开发模式,规范化经营。兴建少量具有规模的旅游购物商店,丰富产品内容,制定统一零售价。现阶段多数游客属于一日游,住宿接待设施不必冗杂,保留少量优质的家庭旅馆。
(5)完善解释性的标识系统
园区可设置更多指示性和解释性的标识牌,针对某一景点,在标识其名称及位置的同时还应对其成因等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