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金属矿产商投资底线
大型金属矿产商投资底线
一次成功的并购不一定能够造就一家企业,一次失败的并购却会令企业深陷泥沼难以翻身。一个节点上,难以论输赢。
2011年4月,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商巴里克凭借财大气粗击败中国五矿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五矿),以73亿加元(折合7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澳大利亚铜矿公司Equinox,但过高的报价和对铜价走势的判断失误,使资本市场投了反对票。
在黄金价格突破1900美元/盎司的大牛市下,巴里克的股价在提出报价后的3个月内下跌20%。2012年6月,愤怒的巴里克董事会不得不驱逐了当时的CEO亚伦-雷金特,而新任CEO索卡尔斯基只有依靠出售部分资产,来扭转颓势。
一年之后,中国五矿总裁周中枢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被问及此事,对于海外并购暗藏的危机深有感触:“这是商业收购,比价超了,多一分钱我都不干,要再等机会。不要怕错过机会,错过了也比买个雷好。”
好的猎人要等待最好的时机才会出手。2012年2月,中国五矿以13亿美元收购刚果(金)Anvil矿业公司,成功借助之前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OZ所获得的外籍管理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了此次交易。
从2004年的150亿美元,到2011年545亿美元,周中枢执掌中国五矿七年时间实现了营业收入3.63倍的高速增长,2012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169位。
如今,中国五矿不仅完成了对海外矿产资源的并购,更是借助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铁矿石贸易商和钢铁贸易商,世界第一的钨生产和加工企业,从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商蜕变为金属矿产商。
在上任中国五矿总裁时周中枢曾说自己是“高位接盘,如履薄冰”,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谨慎,让中国五矿从容取舍。
当诸多中国公司失陷澳大利亚的时候,中国五矿安然无恙;在Equinox并购中出现搅局者时,中国五矿急流勇退;“钢铁大跃进”的狂潮中,中国五矿选择逃顶;提前布局钨和稀土产业链,怎样的产业逻辑让中国五矿抢占先机?
捕获猎鹰
历经海外并购的沉浮,周中枢深谙时机对于并购至关重要,但他更知道并购能否成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人的因素。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大宗商品暴跌却给中国五矿以绝佳的并购机会。2009年,中国五矿以13.86亿美元实现了对澳大利亚第三大多金属矿业公司OZ的并购,并以OZ矿业为基础,重组为MMG,搭建起中国五矿的海外拓展平台。
对于此次并购,外界焦点多集中于并购事件本身,但在周中枢看来,此次并购却并不仅以拿到资源为目的,更是要拿下OZ的管理团队,并借助成熟的国外管理者进一步拓展海外矿产资源,形成中外资源优势互补的架构。
并购之前,中国五矿已经对OZ矿业持续跟踪了五年。“第一次提出报价是在2004年”,作为并购OZ的实际操盘手,五矿有色总经理焦健对《英才》记者回忆说,“之前希望能够跟OZ进行一些合作,但是对方始终没有看到与中国五矿合作的实际价值。”
当时OZ的CEO认为,OZ的矿石并不愁销售,还未开采,中国的订单就纷至沓来,何况OZ的运营以澳洲、东南亚为主,所以没有必要与中国五矿合作。
但在中国五矿眼中,OZ是一个非常好的收购对象,其拥有锌、铜和铅三种资源储量分别达到了1820万吨、600万吨和270万吨,这对于中国五矿来说很具诱惑力。
中国五矿曾有两次要对OZ提出要约收购,但却因不同的原因搁置了下来:一次是发改委对于并购后的管控能力存在疑虑,希望放一下;另一次是正值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访华,外交部希望能够等一等。这两次报价,OZ市值一次是100亿美元,一次是50亿美元。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OZ的现金流以重创,由于短融长投,银行逼债,OZ的现金流一下子断裂。
“对我们来说,听话,最后还是听对了”,焦健半开玩笑地说,最终以13.86亿美元成交成为历史的最低点,“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是绝对的低点,做项目规划的时候,还预计了现金流两年为负的最差情况,但没想到买完之后,当年就反转盈利,大概两年就收回全部投资。”
因为公司面临倒闭危险,OZ董事会更换了CEO,这也为双方合作创造了契机。新任CEO米安卓(AndrewMichelmore)来中国寻求帮助,饭桌上,双方对OZ价值的判断和战略方向不谋而合。同时,中国五矿方面承诺会保留OZ的全部管理团队,并会提供支持。
“西方的公司股东非常分散,管理层从股东那得不到什么支持,但是中国五矿收购后,会提供资金支持,对OZ未来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拓展,都会有所帮助”,中国五矿管理层对米安卓的推心置腹,无疑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中国五矿的进入会让OZ获得持续发展,这对米安卓这种职业经理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此时,对于米安卓来讲,除了被收购,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出售资产,但是出售资产就会让OZ成为一家小公司,这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