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考克眼中“王道盛世”.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考克眼中“王道盛世”

波考克眼中“王道盛世”   波考克(J.G.A.Pocock, 1924-)这个人近年来在政治学界名头很大,但在中国读者并不多,除了几篇文章之外,他的著作多年未见译成中文,这与同属“剑桥学派”、已有五种著作汉译本的斯金纳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的东西一向以难读著称。过去在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研讨班授课时,不少年轻学子便抱怨他的东西让人看不太懂,不久前与李强和刘北成两位教授小聚时,席间也曾说起,很多学子都感叹波氏那本《马基雅维里时刻》实在难啃。   钟情波考克   我近年所译的东西中,便有两本波考克,一本是“难啃”的《马基雅维里时刻》,目前仍在出版社的编辑过程中,估计不久就会面市,另一本便是下面要讲的《德行、商业和历史》,去年秋天已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波考克为何难读?用斯金纳的话说,他虽然治史,却是史家中理论思维最严重的。   麻烦在于,他的理论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各种主义或思想体系,而是另有所宗;他用来贯穿海量史料的手段,不是自由和权利一类寻常的现代政治概念,而是搞政治学的人十分陌生的一些语汇,你不事先搞清楚它们的含义,读他的书会觉得满纸不知所云。   但是波考克的价值也许正系于此。他要绕开后人归纳出的那些理论概念,带我们返回历史语境的细节之中。平常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常会有一种体验,特定环境下的语气眼神,往往能比语言传递出更多的信息,政治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政治固然离不开观念,便它们都是在特定语境中得到阐述的,与人们当时的利害思考、愿望和困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关系,决定或扭曲着它们在使用中的含义。   为波考克奠定政治思想史大师地位的煌煌巨著《马基雅维里时刻》有一个副标题:“佛罗伦萨政治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所以他也常被人误解为共和主义者。诚然,他在书中构筑了一个以英美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将洛克等人的权利学说边缘化,这为理解现代世界的演进过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引来论者蜂拥,但也易于让人忽略他研究的另一面。   其实波考克有更大的野心。他要揭示的是???代社会从中世纪脱胎出来这一复杂的过程。共和主义当然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但其中不仅包括它在中世纪晚期的复兴,还有它的变形与没落。这后一个过程,涉及到英国近代化过程中政治话语的演变,值得思考强盛帝国命运的人再三玩味。   在克伦威尔清教徒的革命狂热过后,英国人又两次选择了君主制,以政体复辟方式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英国也因此有了所谓“披着君主制外衣的共和国”之称。   我们从《德行、商业和历史》一书中可以看到,共和主义为何在英国人中间时运不济,他们披着一层外衣做了些什么;他们分明踏上了一条新路,为何还是觉得旧鞋子舒服。   “王道盛世”的政治演化   这本文集所讨论的时间范围,大体限于所谓“王道盛世”(the deep peace of Augustans)时期,即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迅速嬗变为一个商业化社会的过程。它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至今犹存,对同样生活在“盛世”中的我们可能并不陌生。   在这个“王道盛世”时期,辉格党寡头集团推动着英国的商业繁荣,它自身也完成了守旧贵族原则与资本原则的联姻。   这个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贸易的扩张和帝国的形成,而信用的扩张在这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大量的社会资金投资于政府股票,同时促进了“商业繁荣、政治稳定和帝国的实力”。用今天经济学家的话说,英国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作为“内生货币”的信用。与受稀缺性限制的黄金白银不同,这种货币的扩张,更多地依赖一个能够维护信用可靠性的体制,其政治作用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金钱利益”和“投机社会”崛起的时代。它的典型人物不是传统的工商业者,而是政治冒险家和股票公债的持有人,他们的主要财产不再是土地、货物和金银这类传统形式的财富,而是“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票据”。“财产乃政治人格的社会基础”这种传统观念也因此发生动摇,它改变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财产维系独立人格和参政能力这类古典思想,日益失去了对精英阶层的感召力。   与土地这种传统的财产形式不同,股票和债券一类财产并不能为政治自由提供保障,反而会强化资本与权力的合作关系。公债持有人对政府信用进行投机,便把自己同辉格党寡头政府的稳定绑在了一起,从而丧失了公民身份最重要的独立性。   在保守派和共和主义者看来,这会给政治秩序的健康带来“史无前例的危险”。当年休谟和斯威夫特(就是写《格列弗游记》的那位)等人对此都有忧心忡忡的论述。这一类人物在当时的漫画中也多被刻画成一副“生硬、卑鄙、刻薄的嘴脸”。   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正是这种有着极大危险性的因素,却给政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为了使预期收益的兑现变得具有确定性,政府和投资人都要创造出一些使其看上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