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中心原子不同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对新城疫病毒抑制试验.docVIP

三种中心原子不同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对新城疫病毒抑制试验.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种中心原子不同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对新城疫病毒抑制试验

三种中心原子不同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对新城疫病毒抑制试验   摘要:研究三种中心原子不同的钨铋酸杂多酸毒性及抗新城疫病毒活性,选择(22±1)克小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每组小鼠分别采用灌胃PW12CuEDTA、SiW12CuEDTA、H2W12CuEDTA来检测化合物急性毒性,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化合物药效。结果表明PW12CuEDTA、SiW12CuEDTA、H2W12CuEDTA引起小鼠2/5死亡的剂量分别为5331±14.1mg/kg、2709±10.2mg/kg、2455±9.4mg/kg,当抗病毒效价为1/32时,PW12CuEDTA、SiW12CuEDTA、H2W12CuEDTA的浓度分别为3.725±0.11mg/ml、2.1±0.06mg/ml、1.065±0.031mg/ml。结论为三种不同中心原子取代的钨铋酸杂多酸均为低毒化合物,但是具有抗新城疫病毒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药效。   关键词:中心原子;钨铋酸;杂多酸;毒性;新城疫病毒   中图分类号:Q9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46-2   课题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200917);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11551502);黑龙江省卫生厅课题(2012-267);佳木斯市社科联项目(11056);佳木斯大学科学技术面上项目(S2011-052)。   新城疫(ND)又叫伪鸡瘟、亚洲鸡瘟,其病原是鸡新城疫病毒,该病在世界各国广泛分布,是鸡常见和多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一种危害养鸡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 [1]。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最佳的防治方案,防疫和治疗相结合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疫苗防疫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但由于疫苗在使用前后出现问题,如疫苗失效,免疫程序不合理等问题,常常导致疫苗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2],再者,由于病毒发生突变和重组,形成新的病毒,并找到合适的宿主,突破种间屏障[3]。对症治疗方面主要采取血清、干扰素等,治疗效果虽然好,但由于价格高,不能被广泛应用[4]。中药由于其毒副作用小,并有增强免疫作用,并有消除耐药性的功效,但是,其发挥作用时间较慢,为此,主要用于预防应用[5],最近,一些中药对新城疫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被广泛报道[6,7],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曾经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宿主耐受性增强和新的病原体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在抗病毒方面,西药常为病毒灵、病毒唑,很难对病毒有好的疗效,大多数通过抗生素抑制细菌激发感染,抑制并发症。为此,市场上继续对细菌和病毒有好的疗效药物出现。   杂多酸化合物(POMs)已被报道具有抗细菌、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在抗毒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抗艾滋病(HIV)、疱疹病毒(HSV)等方面,而抗新城疫病毒方面没有报道,为此,为研发出对新城疫病毒高效、价廉、实用的杂多酸化合物,并深入研究其抗病毒机制,本课题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三种中心原子不同的钨铋酸杂多酸的毒性及抗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初步探索这三种杂多酸化合物的毒性及抗新城疫病毒作用,为杂多酸化合物的研究向临床方向发展提供基础性实验数据。为临床应用探索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供试化合物   供试化合物为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刘红副教授合成,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其晶体结构。   结构式及缩写:   结构通式:   Na4(OH)[(Cu2EDTA)PW12O40]·17H2O (缩写为PWCu,药物编号为A)   Na4[(Cu2EDTA)SiW12O40]·19H2O (缩写为SiWCu,药物编号为B)   Na2[(Cu2EDTA)H2W12O40]·19H2O (缩写为WCu,药物编号为C)   三种化合物为异质同构体,以PWCu为例,结构图如图1。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在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购进(22±1)克小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记为对照组,PW12CuEDTA、SiW12CuEDTA、H2W12CuEDTA组,海蓝褐成鸡5只用来采血来制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所需红细胞和阴性血清。   1.3 仪器   F–A2004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J–4A型雷磁pH计(上海精科雷磁仪器厂),SZ–97型自动三重纯水蒸馏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VS–1300U型超净工作台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DA60369型P1000N微量移液器(GILSON),LDZM–40KCS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96 孔血凝板:国产, 用前紫外线照射12 h。奥林帕斯倒置显微镜(重庆光学仪器厂)。   1.4 试剂   鸡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