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断面注浆工艺在标准断面暗挖隧道中运用
全断面注浆工艺在标准断面暗挖隧道中运用
摘要: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施工十一标黄花岗站~沙河顶站区间处于广州市先烈路下方,呈西南东北走向。由于先烈路位于广州市中心主干道之一,沿路多为部队和科研基地,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沉降,减小对周边建筑物的损伤。文章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十一标黄花岗站~沙河顶站暗挖矿山法施工注浆工艺,探讨施工中的有关问题,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断面, 注浆, 暗挖, 矿山法
Abstract: guangzhou rail transit line 6 construction standard HuangHuaGang station ~ 11 shahe station in guangzhou top between martyrs way below, in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 Because of the martyrs road is located in the guangzhou center one of main road along the road for troops and more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requirements in construction, we must strictly control settlement, reduce the damage of the neighboring buildings. Combining with the guangzhou rail transit line 6 11 standard HuangHuaGang station ~ shahe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construction top station grout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whole section, grouting, type, mining method
1.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 工程概况
1.1工程基本情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施工十一标土建工程由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承建内容包括:黄花岗站、沙河顶站、黄花岗~沙河顶暗挖区间,其中黄花岗~沙河顶暗挖区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下,呈西南东北走向。区间起止里程为:左线ZDK17+171.640~ZDK18+020.557,右线YDK17+173.340~YDK18+039.557,暗挖区间隧道全长1746.494延长米,其中单线隧道1442.526延长米,双线隧道271.692延长米,双连拱隧道9.876延长米,明挖段28.1延长米。暗挖区间标准断面单线隧道为马蹄形断面,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的工艺进行开挖。
1.2 交通位置及地理情况
由于先烈中路位于广州市中心主干道之一,沿路多为部队、科研及文物保护重点区域,周边包括广东省空军总部、中科院生物科技大厦、建科院风洞实验室、十九路军陵园???张民达先生墓道等,因此要求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沉降,减小对周边建筑物及文物的损害。
1.3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详勘及现场施工情况本段隧道地层主要有:为白垩系上统地层;硬塑或密实状残积土层。其中分部于其它地层内部,遇水软化崩解,呈饱和状,且地下水位高,水流量大。各地层分述如下:
硬塑或密实状残积土层:本层主要为红色碎屑岩风化作用形成的粉质粘土、粉土组成,呈褐红色、暗紫红色等,粘性土呈硬塑状,粉土呈密实状,在本标段线路中广泛分布。标贯击数15~33击,平均击数19.8击,层厚1.20~25.60m,平均层厚6.91m。
为白垩系上统地层,成褐红色、紫红色等,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组成,少量细砂岩、粗砂岩、粉砂岩、泥岩,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心成坚硬土状或密实土状。标贯击数20~58击,平均击数33.2击。层厚1.00~25.00m,平均厚度8.05m。
在实际施工中,发现隧道主要位于和层,仰拱基本位于层。其中层中含大量细砂岩、粗砂岩、粉砂岩、砾石等,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在开挖掌子面范围均有出露,主要出现在拱顶、仰拱和拱腰位置,而且在夹层中富含水,透水性很强,围岩开挖后没有自稳能力,成流塑状,极易坍塌,处理稍不及时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