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锻压的成形性差于铸造 铸造 : 液态成型,易生产形状复杂零件; 3、锻压的适用材料少于铸造件 纯金属 高塑性合金 单相固溶体合金 化合物极少的合金 三. 应 用 重载荷、变载荷、受冲击的零件.如传动零件 晶体中通过位错运动而造成滑移 金属晶体塑性变形的位错理论 晶体内部存在位错; 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可以滑移动; 金属晶体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来完成塑性变形。 孪 晶 变 形 晶体经孪晶变形后形成与基体镜面对称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类型没有改变。 (2)再结晶温度 (3)再结晶退火 冷变形金属通过重新加热使组织和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的工艺。 为了加速再结晶过程,再结晶退火冷却温度一般选择在T再以上100—200℃。 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为 550--650℃ (4)晶粒长大 组织致密------缩孔缩松被压合 出现锻造流线------纤维组织(热变形使晶粒和分布在晶界上的非金属夹杂物被拉长,拉上的晶粒经再结晶变成等轴晶,而夹杂物形状保留下来) 合理利用锻造流线的分布(零件工作时承受的最大正(拉)应力的方向与纤维方向平行;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并且纤维方向尽量与零件的外形轮廓相符而不被切断) 7.1.4 材料的塑性成形性 定义 塑性成形性是指衡量金属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质零件的难易程度。 1、衡量指标 塑性反映金属塑性加工性能的能力 变形抗力反映塑性加工性能的难易程度 2、影响因素 (1)化学成分 纯金属好于合金 (2)金属组织 固溶体好于化合物 (3)变形温度 高温好于低温 (4)变形速度 低速好于高速 (5)应力状态 压应力状态好于拉应力状态 变形时的应力状态对锻造性能的影响 金属塑性变形时其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数目越多,其塑性越好; 在三向压应力作用下,金属的塑性最好。但其变形抗力也最大。 锻造成形基本定律 1、最小阻力定律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可能移动的质点将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故宏观上变形阻力最小的方向变形量最大。 2、体积不变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可以计算下料或确定模具的尺寸 冲压材料----低碳钢、铜合金、铝合金及高塑性合金钢; 非金属材料如橡胶、皮革、毛毡、硬纸板等 板料冲压的特点 ②??根据冲裁力(F)选择冲床吨位。(教材P187) F=LδRm 其中:L—--冲裁件周边的长度,mm; δ —--板料的厚度,mm; Rm—--板料的断裂强度,MPa. (2) 切断 用剪刃或冲模将板料沿不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下料工序) (3) 修整 2. 成形工序 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序。 (1)拉深 (2)弯曲 (3)胀形 (4)翻边 (1) 拉深(拉延) 指利用模具使冲裁后平板坯料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 7.2.5.?其它成形方法 1.拉拔(将金属坯料从拉拔模的模孔拉出而变形的加工方法) 2.挤压(将金属坯料放在挤压筒内,用强大的压力从模孔挤出,使之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 7.3.1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1、绘制锻件图 2. 计算坯料的重量和尺寸 3.? 确定变形工步 4. 选择设备吨位 5. 确定锻造加热温度、火次和冷却方式 6. 制定(填写)工艺卡 ③??选择坯料长度( Ho) Ho = V坯/F坯 F坯 —— 选用的坯料截面积 (cm2) * 镦粗件 1.25 Do ≤ Ho ≤ 2.5 Do (下料方便 ) (避免镦弯) Do — 坯料直径 Ho< 0.75 Hx Hx — 锻锤头行程 2.计算坯料重量和尺寸 模锻件坯料质量 = 锻件质量 + 氧化损失 + 飞边及连皮等质量 其中飞边一般取锻件质量的20%~25%, 氧化皮是锻件和飞边质量总和的2.5%~4%。 7.3.2 锤上模锻工艺设计 1、绘制锻件图 ①?选择分模面 分模面即上下模锻件上的分界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