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品论画中国古代绘画审美观念变迁
以品论画中国古代绘画审美观念变迁
摘 要:以品论画是中国古代美术批评的重要方式。唐代朱景玄提出的“神妙能逸”和宋代黄休复提出的“逸神能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鉴次第,它们明显反映了唐宋之际中国绘画审美观念的重大转变。宋元以降,逸品跃升为绘画品格的最高一级,“逸”成为文人画的主导审美倾向和核心审美价值。这一绘画观念的转变与文人画的“墨戏”风尚有着直接关联。“墨戏”就是游戏笔墨以书写逸气,它是将逸作为核心审美标准的创作态度。“墨戏”画乃是文人余事所出,虽不求形似、笔墨草草,却真实地呈现出文人的灵趣、学养和品格。“墨戏”使逸格更加明确地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审美标准。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品;逸品;墨戏;文化品格;审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品鉴或是说以品论画,由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始,不乏其人,尤以唐宋时期的画论最成系统。其中尤以唐人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和宋人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等最为突出。前者以“神妙能逸”为品评的次第,后者则将逸提到最高一格,以“逸神妙能”作为品评的次第。诠次翻复之间,体现了绘画审美观念和评价体系的鲜明反差。寻绎诸多有关品鉴的画论,可以看到,《唐朝名画录》和《益州名画录》的品鉴次第是最能代表唐宋之际绘画审美观念的变化的。本文拟以二者为着眼点,也兼及其他文本,试图勾勒其间的变迁之迹,并由此透视“墨戏”画的发生与特征。
一
以品论艺,源自于汉魏之际以“九品”论人,人物品藻,以此为其标准。南北朝钟嵘又以品论诗,著《诗品》,以上中下三品对汉魏时期121位五言诗人进行评鉴,评骘等之意甚明。以品论画,首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书以六品诠次当时画家,分明是将画家分为这六个等级的。然谢氏在《画古品录》中所倡“六法”,并非“六品”。前者是绘画在艺术上的六种要素,而非等级诠次。其序中所言:“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也。”①“六法”虽是《古画品录》之精髓,但它本身并非品第,此可明矣。谢氏认为能够“尽该”六法的画家是古今罕见的,一般而言,都是“各善一节”。当然,如能兼善六法,自然当列上上之品了。谢赫以陆、卫为最上乘的画家,认为其能“该备之矣”。《古画品录》共以六品评画家27位,第一品5人,第二品3人,第三品9人,第四品5人,第五品3人,第六品2人,如其序中对“画品”的界定:“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其意甚明,就是从上而下,叙其优劣的。近人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论《古画品录》指出:“论画之书,今存者以是书为最古;而品画之作,亦始于是书,尔足珍重。后来姚最、李嗣真虽曾指其未当,然各人见地不同,桫可据以为信也。六法之论,创于是书,洵千载画宗矣。”②揭明其作为画品源头所在。
唐人朱景玄撰《唐朝名画录》,以神、妙、能、逸四品评画,神、妙、能又各分上中下三等,成为唐代画品之代表作。神、妙、能、逸,由高向低次第排列,当无疑问,只是逸品较为特殊,因而也就埋下了后面黄休复将逸品列为至上的伏笔。朱景玄有自序云:“古今画品,论之者多矣。隋梁以前,不可得而言。自国朝以来,惟李嗣真《画品录》,空录人名,而不论其善恶,无品格高下,俾后之观者何所考焉。景玄窃好斯艺,寻其踪迹,不见者不录;见者必书。推之至心,不愧拙目。以张怀瓘《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③朱景玄在此处已将其评画的方式及标准作了明确的阐发,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作为评骘的等级,各品之中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就成了神之上、神之中、神之下,妙之上、妙之中、妙之下、能之上、能之中、能之下,共有九品,其高下优劣的价值评判是了了分明的。逸的情况较为特殊,似乎很难纳入其中,因其超乎绘画传统的规范之外,“不拘常法”,这是逸的根本特点。逸格的问题,其实早在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业已提出,称为“高逸”、“逸方”、“逸笔”等。如评第二品中的袁蒨:“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④评第三品中的第一人姚昙度云:“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魁神鬼,皆能绝妙。同流真伪,雅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⑤评第三品中的毛惠远云:书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给予伦。其挥霍也必极妙;至于定质块然,非尽其善。神鬼及马,泥滞于体,颇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