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贵人家门前上马石
富贵人家门前上马石
古代的上马石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能见到,主要置于门前,以备上下马用。关中民俗博物院征集了一批上马石,上面雕刻丰富多彩的纹饰,虽然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仍是石雕文化中的明珠。现选十一件介绍如下:
1.束腰式三层台阶双狮上马石,高80厘米,长96厘米,宽38厘米。分三层台阶与座四部分。上层台阶顶面刻月花纹,现已模糊不清,正面雕刻一大一小双狮,寓意“太狮少狮”,辈辈封官加爵吉祥意。一侧面刻山石松树,其间生有竹、梅,空中云托着太阳,地面有不同姿态的三只羊,即“三羊开泰”。另一侧在山石松树间为三只鹿,鹿与禄同音。福禄寿之禄吉祥意。第二台阶左侧面为双麒麟图,右侧面为双马图。第三层与座连为一体,其间有束腰、上下枭、上下枋,上枋与束腰内雕一周串枝莲,下枋下为座基,四面分别雕方形几何纹。清早期(图1)。
2.圭角座式二层台阶狮面衔环上马石,高60厘米,长77厘米,宽33厘米。分为上层、下层台阶与座三部分。上层台阶正面雕狮面含环,左侧面雕麒麟行走于波涛水面上,前身火焰飘扬,右侧面雕瑞兽回首观望,下为海水,上飘云朵。下层台阶正面雕海水奔马,左右侧面均为双奔马,前马回首,后马紧追,其间有一山石,下为海水,即福山寿海。座雕圭角,以连弧纹相连,与矮基座连为一体。明末(图2)。
3.圭角座式二层台阶狮面衔环上马石,高88厘米,长84厘米,宽48厘米。上层台阶正面雕狮面衔环,左侧面雕盛开的牡丹花朵,枝叶繁茂。右边同样为牡丹花,形略有异。第二层台阶前半部雕束腰,束腰的正面与左右分别刻亚字形框,后半部光素无纹。下部雕圭角,底为矮座基。清中期(图3)。
4.束腰式二层台阶狮面衔环上马石,高70厘米,长90厘米,宽39厘米。上层台阶正面雕狮面衔环,左侧面为麒麟,长嘴巨目,回首,头须向上冲,浑身有力,似观望上空。右侧面雕一枝梅花,斜枝上落一长尾喜鹊,即“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第二层台阶有束腰,其拐角处与中间各有矮立柱,束腰上雕一周折枝花卉,下为圭角,以连弧纹相连,底为座基。清早中期(图4)。
5.圭角座式二层台阶狮面衔环上马石,高67厘米,长112厘米,宽59厘米。上层台阶顶雕月花纹,正面为狮面衔环,左侧面为麒麟昂首慢行,脚踏祥云,张口呲牙,???目粗眉,头须后冲,尾巴上扬,前腿处飘火焰,显得凶猛有力。右侧面为马奔行于海水上,双耳后抿,鬃须后扬,云朵后移,表现马速极快,即“天马行空”。下台阶上部周围雕变形双花,相互勾连,如同流云,底为圭角与基座。清早期(图5)。
6.束腰式二层台阶狮子上马石,高71厘米,长90厘米,宽37厘米。上层台阶正面高浮雕狮子戏绣球,整体雕刻合于比例,狮子四肢有力,尾巴上扬,追赶绣球戏玩。左侧面雕一山鹿下行,鹿角上竖,长嘴衔灵芝,鹿与禄同音,灵芝表示福寿,即吉祥意福禄寿,右侧面为麒麟回首。下层台阶束腰,内束腰上一周“”字不断纹,束腰内雕一周花朵纹。前半部正面与两侧面雕袍袱角,正面袍袱角内雕杂宝—磬与灵芝,两侧面袍袱角内雕喜上眉梢与凤戏牡丹。束腰下雕圭角,以连弧纹相连,底设矮座基。清早中期(图6)。
7.半束腰式二层台阶渔夫纹上马石,高68厘米,长77厘米,宽37厘米。上层正面为一渔夫钓鱼,另一渔夫用杆挑篓欲行,形象生动。一侧面雕花卉纹,另一侧面为莲池内莲花盛开,莲叶挺立,其间一鹭鸶低首寻食,“莲”与“廉”、“鹭”与“路”同音,即“一路廉洁”,为官始终要清廉。第二层台阶前半部束腰,束腰内正面与两侧面分别为变形夔龙纹。后部两侧面分别为琴与博古图。底设圭角,以波浪纹相连,与基座连为一体。清中期(图7)。
8.束腰式二层台阶狮面衔环上马石,高56厘米,长70厘米,宽34厘米。上层正面为狮面衔环纹,一侧面为一麒麟曲腿盘卧,回首仰望,长嘴巨目,双角后抿,头须上扬,身上火焰纹上飘。空中有一圆月,即麒麟回首望月图,另一侧面的为海水奔马。下层有一周束腰,转角处与中部施圆饼,其上正面雕仙笛,一侧面为折枝莲,另一面为凤鸟纹,其下为圭角与基座。明末(图8)。
9.半束腰式二层台阶驯狮上马石,高38厘米,长82厘米,宽35厘米。上层正面为一人驯狮,狮子不服驯教,表现凶猛欲要挣抗的神态。左侧面为两匹骏马,其旁生一古松树,后有远山,表现山间自由放牧情景,右侧面为麒麟纹。下层前半部分为束腰,内刻云纹,后半部分两侧面刻莲花盛开,下为圭角与座基。清早中期(图9)。
10.半束腰式二层台阶寿字纹上马石,高44厘米,长79厘米,宽35厘米。上层正面与左侧面中部雕一篆书团形寿字,周围方折回形几何纹,右侧面光素无纹,下层前半部分束腰,内刻方折几何纹,其上雕“回”字形纹,后半部分左侧面刻一束盛开的莲花,右侧面光素无纹,底为圭角与基座。清中晚期(图10)。
11.半束腰二层台阶博古纹上马石。上层正面雕方形鼎与方形觚,内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