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唐代茶文化传播与发展
漫谈唐代茶文化传播与发展
摘 要:唐代饮茶的风气十分普遍,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唐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有饮茶的习惯,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茶文化在唐代的最终形成,决定了唐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经》一书的问世、茶市的兴盛、茶税制度的建立、饮茶的外传等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唐代的茶文化打开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性一页,是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跻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林。本文拟对唐代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唐代;茶文化;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29-02
一、引 言
茶始于中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几千年中,我国劳动人民从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加工到茶具的制作、烹茶的方法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特定的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饮茶的普及,这种特有的文化也得以外传,并渐渐演变为一种国际时尚。比如在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茶被视为“万病之药”,并且由它升华出了一种美妙的艺术——“茶道”。当然,这与唐代丰富的茶文化密不可分。唐代发达的茶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抹亮色。
二、良好的社会条件与统治者的重视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经过了两汉、魏晋和南北朝的发展,人们对茶的认识逐步深入,但对它的饮用仍比较局限,加上长期的战乱,使得茶的传播异常缓慢。直到唐代,茶才成为百姓家中常见的饮食。
唐代统一之后,统治者吸取前朝亡国的教训,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形成了繁荣安定的局面。国家的兴旺,客观上为茶的普及与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产茶区域扩大至四十二州一郡,茶叶产量至德宗时期已达十万吨之多;茶叶品质有所提高,不仅具有食用价值,更具艺术价值;茶具样式多种多样,十分精巧。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茶文化也已基本形成。
唐代清明的政治、发达的交通,为茶的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场条件。“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这是史书中对于饮茶普遍性的描述。此时的茶借助于发达的交通,迅速在北方传播开来,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统治者的重视,更是加速了饮茶习俗的形成。太宗在位时期,极为重视茶叶的生产,并提倡百姓饮茶。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时,茶是陪嫁品之一。“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3]”这之后,藏人就开始饮茶。也正是因为边境地区茶的引入,“茶马交易”也逐渐兴盛,即用茶叶、丝绸等物交换马匹、玉石等物,一时间行人往来不绝。代宗朝时期,朝廷建立了专门的贡茶制度,委派专员督办贡茶事宜。另外,朝廷还规定,凡是遇到举行考试、修撰史书等较为隆重的活动,“宫人已下待茶汤”[4],对茶的重视显而易见。到了德宗执政时期,全国首次征收茶税,茶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唐时期,全国又刮起一股饮酒之风,耗费的粮食逐年增多,朝廷的负担也随之加重。为了节约粮食,朝廷大力提倡以茶代酒,鼓励百姓种茶、采茶,使茶的普及又上了一个台阶。
唐代时,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无论是我国使臣出访国外,还是外国友人来访中国,赠送茶叶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茶叶也随之流传到国外,并受到国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唐代名僧鉴真就曾多次应邀前去日本讲学,同时日本的一些高僧也来到中国留学,专门学习茶艺。
三、佛教的繁荣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在唐代大为盛行。寺院遍地可见,对茶的传播及茶文化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代的佛教寺院大多建立在风景宜人的地区。这些地方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较好,很适合茶叶的种植。因此,在这些寺院的旁边,往往有很多茶园。僧人在坐禅修行的过程中,必须排除一切杂念,而长时间的空腹打坐,使得他们十分需要一种提神醒脑的保健品。茶正具有这样的作用,又近在身边,自然成为僧人首选的饮品。在饮茶的过程中,僧人们潜心研究煮茶的技术、茶叶的品种、种植的方法等,极大的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名茶,都产自那时的寺院,如黄山云谷寺的黄山毛峰、杭州龙井寺的龙井、长兴吉祥寺的紫笋等。另外,寺院还有专门烧水煮茶的僧人,待游客来时献茶。还有高僧写茶书、撰茶文,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就出自名僧陆羽之手。从此茶与佛不相分离,即“茶佛一体”。明代诗人陆容曾这样形容佛中有茶、茶中有佛:“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5]”僧人种茶、制茶、品茶之风的盛行,在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全民皆饮茶
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文人雅士的喜爱、颂扬也密不可分。唐代的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说明书(软件行业).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基础》考前必刷必练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 VIP
- Tepla® T2020GF 15TF | PPS 20%GF(玻璃纤维)物性表.pdf VIP
- 水上光伏预制管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第3版)》完整版课件全套电子教案.pptx
- DB42∕T 562-2009 土地整治通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pdf VIP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pdf
- 公司资产转让协议书(精选6篇).pdf VIP
- 地铁屏蔽门系统介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