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敦煌讲唱文学对曲艺影响
论敦煌讲唱文学对曲艺影响
[摘要]曲艺是深受我国民众喜爱的通俗文艺,它在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曲艺的产生和发展与敦煌讲唱文学存在着先后承传的渊源关系。敦煌讲唱文学是曲艺的重要源头,它对曲艺的产生和发展在体制、题材以及叙事方面有过重要影响。
[关键词]敦煌讲唱文学;曲艺;叙事风格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038-04
曲艺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意味的文艺。它是用“口语说唱”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我国曲艺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但有信史可证的源头却是唐代。从《敦煌遗书》保存的大量通俗讲唱文学资料看,后世曲艺与之有先后传承关系。尤其变文,是诸宫调、宝卷、弹词、藏族讲唱文艺拉麻玛尼等的祖先。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在宋代,‘变文’的名称消亡了,但其势力却益发的大增了,差不多没有一种新文体不是从变文受到若干的影响的。瓦子里讲唱的东西,几乎多多少少都和变文有关系。”本文主要从表现形式、题材与故事、叙事特征三方面探讨敦煌讲唱文学与曲艺的关系及其对曲艺发展的影响。
一、表现形式
曲艺艺术的表演形式有四种:说的、唱的、夹说夹唱、似说似唱,其脚本的语言形式表现为散文体,韵文体和散文、韵文相间体三大类。这些表现形式,我们均可从敦煌讲唱文学中找到源头。
(一)散文体
以徒口说为表演形式的曲艺脚本为散文体。这类曲种包括那些没有乐器伴奏和音乐唱腔,主要靠徒口说演出的各种评书、评话和相声等。其主要功能在于叙事,按照文学分类,应属叙事文学范畴。散文体类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演说者身着青布衣衫,说演讲评故事。评书发展至20世纪中叶,多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演说者也不专穿长衫。因评书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表演者用普通话说演。表演程序一般为先念一段 “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人物,即将人物???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串口”。
评书由中国古老的说书艺术发展而来。现存最早的散文体话本,当数唐代已有的“说话”形式中的部分话本,即敦煌遗书中发现的说话写本《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诗话》等,从其表现形式看,与近现代评书十分相似。如《庐山远公话》正式说演故事前有一段类似“入话”的语言:“盖闻法王荡荡,佛教巍巍,王法无私,佛行平等,王留政教,佛演真宗。皆是十二部尊经,总是释迦梁津。如来灭度之后,众圣潜形于象法中。”正式说演中主要叙述了远公被劫为奴、卖身以偿宿债的故事,其中又插入了“锡杖泉”、“山神造寺”、“庐山龙”和“远公与道安论法”等几个小故事。写人物时,对人物来历先作交待:“有一个和尚,号曰旃檀。有一弟子名曰惠远。说这惠远,家住雁门,兄弟二人,更无外族。兄名惠远,舍俗出家,弟名惠持,侍养于母。”描写风景名胜时也用骈体韵文,如描写庐山美景:“嵯峨万岫,叠掌(嶂)千层,翠原高峰,崎岖峻岭。猿啼幽谷,虎啸深溪。枯松挂万岁之藤萝,桃花弄千春之秀色。”作品中也有“串口”、“垛句”出现:“是时也,经声琅琅,远近皆闻,法韵珊珊,梵音远振。是时也,春光扬艳,薰色芳菲,绿柳随风,竹尾婀娜。”《庐山远公话》中也有偈语,但它与上述赋体韵文一样是供吟诵而非供咏唱。所以,其全篇均为口语散说故事,其脚本为散文体类型。《韩擒虎话本》与上相似,开头也有“入话”形式。整篇作品全是散说,对主要人物的出身也作交待,如:“贺若弼才请军之次,有一个人不肯。是甚人?是绝代名将韩熊男,幼失其父,自训其名号曰擒虎。”作品叙述故事到关键处,也用“垛句”:“擒虎拜谢,遂臂上捻弓,腰间取箭,搭栝当弦,当时便射。箭既离弦,势同雷吼,不东不西,去蕃人箭栝便中。”《叶净能诗(话)》、《唐太宗入冥记》也属此类。
(二)韵文体
以似说似唱,即“韵诵”表演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的快书和竹板书类曲艺,其脚本是韵文体,它的文体特征主要是以韵文体的唱词形式来叙述故事,偶尔也有少量的散体说白与夹白穿插其间。
快书类曲种如山东快书和快板书等的脚本是较为典型的韵体话形式。这种话本的唱词格式,基本上为七言上下句的体式。韵辙的规律,除首句定韵外,通常是下句押韵,上仄下平,且一韵到底。如果换韵,也是隔段回。由于常常是长篇押韵,又要写人叙事,所以,句式以及韵辙的运用,往往比较灵活,大体符合规范就行。
竹板书类曲种的脚本形式,由于曲种类型的复杂性而呈现着复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