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鸟十万里野生鸟类摄影家拍摄手记.docVIP

追鸟十万里野生鸟类摄影家拍摄手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鸟十万里野生鸟类摄影家拍摄手记

追鸟十万里野生鸟类摄影家拍摄手记   也许是一种执着,也许是一种召唤,我曾连续3年在春节前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垂直迁徙的珍稀鸟类相约,不见不散。   看到可爱的雏鸟,我真想追上去拍摄,但是雏鸟惊慌失措的奔跑样子,让我压下了拍摄的冲动。那只奋不顾身的勇敢亲鸟,让我感受到鸟类的母爱,也提醒了人们应当给鸟类多留些空间。   鸟类是大自然中最绚丽多彩、品种繁多的空中精灵。从左到右分别为正在吸食花蜜的太阳鸟、扑食鹌鹑的毛脚鵟、交配过程中的黄喉蜂虎和以米团花为食的赤尾噪鹛。   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讲,醉心于鸟类生态摄影,执迷不悟地不断追求,就是无法取代的人生幸福。随着岁月流逝,这种幸福也越来越醇厚。   鸟类生态摄影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艰苦的户外活动和十分刺激的艺术创作的结合体——超长焦镜头、专业相机、捷信5系三角架,已让摄影包成为几十斤重的负担。拍摄路上,有时接连10多天在茶马古道上奔走,有时数日在青藏高原上忍受着高原反应,有时在黑龙江、内蒙草甸上连续追寻几十个小时,有时身披伪装在烈日下曝晒几天,或在风雪中忍饥受冻等待数日……但是鸟类生态摄影的魅力和诱惑,仍然令我无法抵挡。   虽然过程艰苦,但当我欣赏着山色湖光、鸟语花香,品尝着意料之外的神奇和激动,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悄然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仿佛又如梦般回归。因此,每次按下快门的瞬间,触发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轻松。鸟类生态摄影对于瞬间精彩和意境的挑战,对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极致完美的追求,让我欲罢不能。   追寻神奇的鸟类迁徙之路   鸟类的迁徙,周而复始,是对生命千古不变的承诺。候鸟春季的迁徙,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则相反。   鸟类为何迁徙?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断,较多学者认为,地球上交替出现的冰川期与鸟类的迁徙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冰川活动期,生活在纬度较高区域的鸟类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后,出于本能鸟类又迁回高纬度的繁殖地,从而形成了南来北往的迁徙传统;也有学者认为迁徙行为起源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迁徙过程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鸟类在此期间经历严苛的物竞天择,才能使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   到了每年的鸟类迁徙季节,鸟类摄影者纷纷行动起来——了解和掌握不同鸟类迁徙的特点和信息,是拍摄的重要捷径,而鸟类迁徙前的集群地和途中驿站就是最佳的拍摄地点。   每年春秋两季,我都会多次来到江苏南通如东县洋口湿地进行拍摄。洋口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鸟类国际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在2010年秋季迁徙调查中,鸟类学家一共在此录得超过45万只水鸟,其中有许多都是全球性濒危的珍稀鸟类,如大杓鹬、小青脚鹬、勺嘴鹬等。据国际鸟盟统计,2007年全球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已少于100对,其保护现状为极危程度。勺嘴鹬每年春秋两季往返于繁殖地俄罗斯和越冬地东南亚湿地之间,单程约9100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洲际旅行者。2010年9月,洋口湿地曾在一日之内录得24只过境的勺嘴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重要的观看、拍摄勺嘴鹬的地区之一。   与南北迁徙不同的另一种方式是垂直迁徙。每当冬季雪后,低温和食物缺乏会让一些珍稀的鸟类从人们无法攀登的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转移,这种垂直迁徙,会带来难得的拍摄机会。也许是一种执着,也许是一种召唤,我曾连续3年在春节期间前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垂直迁徙的珍稀鸟类相约,不见不散。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总面积12万公顷,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间生活着400多种鸟类,是拍鸟人向往的圣地。虽然每天要冒着严寒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攀爬陡峭的羊肠小道,但是,在此先后拍摄到的上百种鸟类作品,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鸟类繁殖季节的美丽和感动   春秋之交的繁殖季节,鸟类最为美丽、最具生命活力。一到繁殖期,鸟类纷纷换上漂亮的繁殖羽,以优美动听的鸣唱或者舞蹈甚至食物来吸引、讨好异性。不过不同的鸟类,对繁殖地也有不同的选择。   黄喉蜂虎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小,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一带,平时难得一见,只有在每年5月繁殖季节才有可能出现。为了拍摄它们,我从上海出发,先飞行5个半小时,再坐5个多小时的汽车才最终抵达,一路艰辛可想而知。   5月阳光下,大片胡杨林和红柳林成了蚊虫最喜欢躲藏的地方,即使我涂遍了驱蚊剂,也不管用,至多是暂时缓解了蚊虫的攻势而已。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蜱虫,我曾两次受到蜱虫的光顾,那种体验让人不寒而栗。   尽管拍摄黄喉蜂虎的挑战很大,但许多摄影人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黄喉蜂虎在新疆众多鸟类中色彩最美,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气候温暖湿润,河岸上植被茂密,黄喉蜂虎雄鸟会以十分优美的飞行姿态,努力地表演空中抓虫,并殷勤地将捕获的昆虫献给雌鸟,以取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