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0617-第二章第三节职业病鉴定案例(何)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鉴定实践案例
(2009-5-20定稿)
案例一 按程序办理职业病诊断鉴定案例
1.案例 李某某 男性 自述 2001年4月2日至2004年8月31日在尚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部从事含浸工作;2004年9月1日至2006年7月22日在该公司生产部从事灌注工作,工作中接触树脂、稀释剂、固化剂等。2006年初工厂从旧厂房搬入现在新厂房,李某某陈述旧厂房工作场所和通风条件较新厂房差。
自诉2006年5月10日上午9点左右在含浸、灌注两个岗位工作大约1小时左右,出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伴有咳嗽而到附近医院就诊,治疗后病情好转。
2006年8月17日因“反复胸闷、气喘、疲劳2年,加重半个月”入住G省职业病防治院。入院体查: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通气功能轻度减退,小气道功能中度异常。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气道反应性中度增高。X射线胸片检查示心肺未见异常。
2006年11月8日G省职业病防治院派员到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同工种工人未出现相同症状/疾病;对该单位灌注点车间空气进行检测,检出甲苯二异氰酸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0.42mg/m3。2006年12月21日G省职业病防治院派员在李某某的工作现场进行现场激发试验,结论:现场支气管激发 试验阴性。
根据李某某职业病诊断申请要求,按程序受理后经具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集体讨论, G省职业病防治院对其作出“职业性哮喘观察对象”诊断。
当事人双方收到李某某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送达文书后,当事人李某某不服,于30天内向G省职业病防冶院所在地D市卫生局职业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首次职业病诊断鉴定,理由是:当事人在旧厂房工作多年,旧厂房工作场所和通风条件较新厂房差,而现场调查检测数据和激发试验是在新厂房做的,不能反映当时情况而作出不利他的职业病诊断。
D市卫生局职业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李某某的首次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和资料后,对当事人双方发出补充资料通知书: 要求当事人双方共同确认职业史(尤其是旧厂房情况和检测资料)、用人
单位补充详细工艺流程图、原辅材料化学物质MSDS并说明需缴交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双方无异议并补齐所需资料;
D市卫生局职业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邀约当事人双方到场,告知其双方的权利义务、程序并送达受理通知书。由办公室人员带同双方到设在G省职业病防治院的G省卫生厅职业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法告知双方抽取专家的权利义务、程序、迥避事项,其时双方并无提出需要迥避的专家名单,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在G省卫生厅职业病诊断鉴定电脑专家库中抽取5名正选两名侯补共七名专家名单并签署确认书,办公室人员依程序告知双方60天内完成首次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2.分析:
D市卫生局职业病诊断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根据当事人双方确认的五名专家组成李某某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李某某首次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委员会与会专家认为:
⑴当事人双方确认的职业史显示李某某工作中接触含甲苯二异氰酸酯及有机溶剂的树脂、稀释剂、固化剂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六年余;
⑵现病史出现反复胸闷、气喘、疲劳2年,加重半个月症状,入院体查: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啰音。肺功能检查示通气功能轻度减退,小气道功能中度异常。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气道反应性中度增高。X射线胸片检查示心肺未见异常;
⑶在李克华的工作现场(新厂房)进行现场激发试验,结论:现场支气管激发 试验阴性。
根据《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7-2002),综合分析其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医学观察期表现,诊断为职业性哮喘观察对象是恰当的。有争议的疑点是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为此,专家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在尽可能相近的工作环境(必要时模拟当时作业环境)中按诊疗规范重新进行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
2007年5月29日李某某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委托D市某职防院对李某某进行现场激发试验,在用人单位现场由于不能把工作场所恢复到李某某原工作时的状况(原厂房巳拆),李克华拒绝作现场激发试验;鉴定委员会专家代表和D市某职防院医护人员陪同李克华在含浸、灌注两个岗位逗留了2小时02分,未见哮喘发作表现,随后安排入住D市某人民医院医学观察24小时,也未见哮喘发作。
3.结论
李某某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据《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7-2002),综合分析其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医学观察期表现,尤其是重新进行的现场激发试验和医学观察资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职业性哮喘诊断依据不足,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哮喘,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