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表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九表初探

九九表初探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09级研究生 孙嘉欣 科学技术史) 摘要:九九表,在古代又称“九九歌”、“九因数”,是中国古代算筹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规则;大约在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口诀”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并称为“九数法”。,我们现今的 “小九九”,小学初年级的学生以及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现在的“小九九”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而在古代却是反过来的,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结束,因此口诀表开头的两个字是“九九”,人们就称它为“九九表”。本文根据原始文献,论述了九九表的起源、世界闻名古国的乘法表比较、九九表的特点以及九九表的作用等。 一、九九表的起源 据说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专门设了一个“招贤馆”来征招各方面有才干的人,但是等了很久也没有人前来应招。一年之后,才来了一个热,就个人把九九表献给齐桓公作为进见的礼物。齐桓公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九九表能做见面礼吗?”这个人回答说:“九九表确实够不上拿来做见面礼,但是如果您对我这个懂‘九九’的人都能重视的话,那么害怕比我高明的人会不接连而来吗!”齐桓公认为他是对的,就把他接近了“招贤馆”,隆重的招待他。果然不到一个月,许多有才干的人从四面八方接连不断地前来应招了。从这个故事,可见在春秋时期,九九表就已经被大家知晓了。在许多流传下来的古书以及考古发现的木简或竹简上也有关于九九表的记载。 1.古代书籍中的九九表。中国使用九九表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流行了。在《荀子》、《管子》、《战国策》等书中能找到“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六六三十六”等语句。《韩诗外传》卷三:“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戏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对曰:“……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此事《说苑·尊贤》、《汉书·梅福传》亦有称引。在宋洪迈著《容斋随笔》续笔卷七《俗语算数》中有:“三三如九,三四十二,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皆俗语算数,然《淮南子》中有之。三七二十一,苏秦说期望之辞也。《汉书·律历志》刘歆典领钟律,奏其辞,亦云八八六十四。杜预住《左传》“天子用八”云八八六十四人,又六六三十六人,四四十六人。如淳、孟康、晋灼注《汉书》,亦有二八十六,三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八八六十四等语。”[1]在《管子·轻重戊》中也有记载:“ 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 齐桓 之时,有以九九见者,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 2.考古中的九九表 从十九世纪以来,陆续在我国西北发掘出来的许多“竹木简”,也有些记录着九九表。但是这些竹木简由于在地下埋藏了过久,上面的九九表已经不全了,有的只剩下了十几句,甚至有的只剩下了几句。 十九世纪末在中国新疆发现的汉简,经王国维考证,其中一片出土于流沙的汉件,是一个九九表的残简,从九乘九开始,读曰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 二二而四共1110个字。人们推测之所以以九开始,可能和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崇拜“九”的观念有关,所以以九九开始为由,称为九九歌、九因歌、九九表。 2002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湖南一座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内,发现之今最早的九九歌木简残片,我们现在成为里耶秦简。简上有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等字样[5],奇特的是,每个关于“八”的乘法运算排列也很有规则,它们排成一个横行,而且乘以八的数字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此次出土的战国简是中国九九表的最早事物证明,印证了文献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乘法和乘法口诀已被运用。[2] 考古发现及传世典籍中的九九表,如下图所示: 名  称 时 代 材质  ???????? 备 ???? 注 里耶秦简九九表(全) 秦 木牍 2002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考古》2003年第1期。 张家界汉简九九表(残) 汉 木简 2002年出土。始于“九九八十一”。参《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 敦煌汉简九九表(残) 汉 木简 20世纪初发现。始于“九九八十一”。参王国维《流沙坠简》。 居延汉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