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德师风建设演讲词
师德师风建设演讲词
?
我担当,我尽责
电白一中 汪华生
?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电白一中教师汪华生。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担当,我尽责》。
同志们,因为同样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我们走到一起来。今天,我回顾本人20多年教书育人经历,摘取其中几个片断,向各位同行汇报一位普通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心路历程,并祈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1981年,我初三毕业,选择报读师范,就选择了肩挑育人责任。1984年,我从广东高州师范毕业,迈出教育工作第一步,开始了尽职尽责的人生旅途。到今天,已整整26年。“少年壮志读师范,教坛耕耘写华章;近卅青春育桃李,春风夏雨铸师魂。”这是我教坛经历的写照。
教育工作,是一种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活动,需要教育者舍弃很多,付出很多。很少物质金钱的刺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所以,担当,是一种考验;尽责,必须投入一份真情。
大家也许还记得2007年年末寒冷的天气,那真是冷得没法说。那年我任教高三,天气最冷的时候,高三还在上课。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我已疲惫不堪。一天早上我准备去学校,刚出家门就摔倒了,昏了过去,救护车把我送到医院,头缝了20多针,肿得很大,连眼睛都睁不开。学生、同事、领导先后到医院看望我,都劝我先把伤养好,不要记着工作。一天中午,我昏沉沉躺在病床上,对着病房冷冰冰灰白墙壁,听到潇潇冷风把窗吹得噼噼啪啪响,只觉得输液管把寒冷一点点地往血管里送,一种悲凉的感觉涌上心头。当时我想,革命工作都干了20多年,哪一天不是这样辛苦地过着?不如就这样多躺它十天八天,趁这个机会喘口气。想到这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这时,病房门“呀”的一声响,一个声音跟着响起了:“老师,头不痛了吧?”一个熟悉的身影闪了进来,是(24)班学生志聪,后面跟着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冷得缩着身子,手里提着一个饭盒,说:“老师,这是生鱼汤,对伤口有用,你记得要吃了它。”我说谢谢。她说:“老师,你要快点好起来,智聪成绩差,靠你帮他了。”一句话,让我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自己的学生在通往他们理想的路上顶风熬寒前行,多么需要温暖的力量来支持!我作为他们的老师,怎能因这样的原因袖手旁观呢?我再也轻松不起来了。伤口刚拆去纱布,眼睛刚能看到东西,我就回到教室去。那一天我出现在高三(24)班教室门口,同学们“啊”的一声叫了起来,一位叫李倡玮的学生代表全班同学送上一张卡片,卡片正面画着一朵大大的鲜红的报春花,底下写着一句话:“我们这里没有冬天,因为,老师心里春光一片。”那时那地,再干枯的心灵也会湿润,再冰冷的心肠也会温暖,再颓废的情绪也会高涨,何况是早就把教育工作看作人生职业的我呢?一种感激的力量给了我活力和真正的轻松。我想,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传与受的关系,也不仅仅是道德操行的传与承的关系,还是一种师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的情感交流过程,而且,这种情感交流,触及人的灵魂深处,点燃人的生活和工作的激情,增进师生互信,提升师生凝聚力。有了这种情感和心态,我们就不会回避困难,而是迎难而上,迸发出更大能量去完成任务。伤愈后,我更用心工作。(24)班参加当年高考,重点、本科、专科三线完成任务。“生鱼汤学生”智聪同学考上了广州一间本科学校,“报春花女孩”李昌玮考上了深圳大学。
因为热爱,所以去做教书育人工作;因为有了行动,所以就有了真切感受;有了这种真切的感受,所以产生了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激励教育者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战胜困难,完成本职工作。这是我20多年教育经历的体会之一。
教书育人,被人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所以,担当,是一种压力;尽责,需要一种专业能力。我们的工作,不是制造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雕刻独具个性的学生对象,因而压力重。教书育人,同时又是一门艺术,讲究方法,才能把工作做好。
我在一中任教,最重的压力就是高考成绩。重点线和本科线上线人数是两条硬指标,大家都盯着看。从每年高考结束后的7月起,上上下下的人就为制定第二年的目标和备考过程而忙碌着。当年考试结束后,又会为目标完成情况作总结评价。大家想一想,我们工作在电白县高考最前线,考砸了考好了,是完全不同的事,哪位老师愿意自己负责的科目考差了?再说,初中阶段学校的老师,把最好的学生送到电白一中,一中老师就有责任把这些学生培养得最好送到最理想的大学去,又有哪位敢不尽心尽力?唯有想尽办法,“知其难为而为之”,创造最佳成绩,给社会一个满意的答案。
2008年,我任教高三(23)班,这个班学生底子不错,但高考任务重,两相对比,学生成绩要求提升幅度大,科任老师都感到压力重,语文科压力更重。重点学校学生大多把复习重心放在理科,语文科很多时候受到忽视,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现实摆在面前,我必须想方设法把语文科成绩提上去,才能帮助全班完成高考升大任务。该从哪里入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