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2课时教案.docVIP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2课时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2课时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3.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掌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4.了解使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 2.了解诗歌所用的典故 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救世济国的伟大理想.他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忘世事,他知道忧天无力,回天无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这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在令狐楚的推荐下,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后来又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诗绝句,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关于《锦瑟》的主题: 《锦瑟》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的立意究竟缘何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归纳起来,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诗集总序说等等.对诗意的理解,之所以有种种歧义,皆因这首诗意象朦胧,意境凄迷.我们现在通常以恋情说和自伤身世说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我们今天就以恋情诗来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诗中是一个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把握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2.全班齐读 五.具体研读: 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表示伤感.一弦一柱 诗人仔细,平静地回顾自己曾有的青春年华,看出诗人寄意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旨,以下两联就是他青春年华时所经历过的,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 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见注释(5).这里可理解为:诗人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不知身在何处,当美梦醒来回到现实时,心绪繁乱,怅然若失.这里可看作诗人美好却又十分遥远的愿望.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家灭亡,自己忧愁而死,死后化为杜鹃,杜鹃暮春而啼号,终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切.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满腔怨愤托于锦瑟之声.春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句写的是诗人一生中的爱情,怨恨和迷惘. 颈联上句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一系列与珠有关的传说.古代认为海中蚌蛛的圆缺和月亮的盈亏相应,月满则珠圆,月亏则珠缺,故有沧海月明之说.古代又有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化为珍珠的传说.这个典故是说梦想和理想破灭后所得的满眼眼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描绘了蓝田山中埋的美玉,在暖日晴辉的照映下,升起丝丝缕缕的轻烟.蓝田山在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产玉地.这是一种比兴象征说法,喻指美好的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 这两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山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不可即.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不能两全 末联是对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总括.此情统指颔,颈二联所概括抒写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剧身世.两句意思是:华年所经历的这种种情境哪里是等待今日闻瑟时才不胜怅惘呢,就是在当时已使人惘然若失,怅然不已了.惘然二字,概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就是迷惘,哀伤,寂寥之情.末两句加倍渲染了今日追忆时的无限怅惘悲凉.六.小结: 这是一位富有抱负和才华的诗人在追忆悲剧性的年华流逝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哀歌.诗歌抒写其华年所历的种种人生境遇和人生感受,传达他在思华年时迷惘,哀伤,落寂,惆怅的心声. 七.艺术特点: 1.朦胧的意象 2.哀怨的基调 3.凄迷的意境 4.华美的语言 5.象征的手法 第二课时 马嵬 一.背景介绍: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为咏史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 )故事为抒情对象. 二.朗读:1.教师范读.(感情基调:讥讽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