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四课 《诗经》两首(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及思想内容,背诵两首诗 2.掌握诗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 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语句 能力目标 1.分析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倒叙手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 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理解古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知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知背景] 1.《氓》 本诗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悲剧。诗歌深刻反映了春秋时期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可悲命运,显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在客观上揭露和控诉了那个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2.《采薇》 本诗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的考订,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狁的记载。 [知常识] 1.《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分的。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2.《诗经》名句精选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9)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氓》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唉) (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至于顿丘 古义:至,到,到达;于,介词,引出处所。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2)秋以为期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3)三岁食贫 古义:多年。 今义:年龄。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1)言 (2)遂 (3)将 (4)靡(5)乘 (6)载 (7)以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 (1)夙兴夜寐(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 (2)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3)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士贰其行(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5)二三其德(数词的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 译文:把秋天作为迎娶的期限。 《采薇》 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岁亦莫止(莫通暮,年末) (2)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3)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古义:将帅。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2)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1)作 (2)使 (3)斯 (4)来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词。 (1)雨雪霏霏(名词作动词,下) (2)岂不日戒(名词作状语,天天,日日)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