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二单元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积雨辋川庄作
一、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书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受降官处分。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二、相关背景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这首七律,就作于辋川山庄。
三、内容提要
这首诗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一、字音识记
1.蒸藜(l) 2.炊黍(sh) 3.饷(xing)
4.东菑(z) 5.啭(zhun) 6.黄鹂(l)
7.朝槿(jn) 8.清斋(zhi) 9.葵(ku)
二、词语释义
1.蒸藜炊黍饷东菑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2.蒸藜炊黍饷东菑 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3.漠漠水田飞白鹭 漠漠:形容广漠无际
4.阴阴夏木啭黄鹂 阴阴:幽暗的样子
5.松下清斋折露葵 清斋:素食
三、名句背诵
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4.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意境淡雅超逸
全诗将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幽雅清淡的隐士生活相结合,抒写出一种物我相惬、悠然于山林的超逸情趣,表现了诗人对烦扰世俗的厌恶及对田园风光的陶然自适。
2.寓禅理于写景叙事之中
诗人常在山中静观朝槿,领悟人生无常、奉佛有乐;又在松下采摘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以实践清心寡欲的佛教教义。
3.运用典故
尾联连用了杨朱和《列子》中的故事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淡泊的心志。
旅夜书怀
一、相关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内容提要
这首诗通过描写孤舟夜泊、星垂野阔、月涌江流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绝望、生活无着、漂泊无依的孤独凄凉的感受。
一、字音识记
1.危樯(qing) 2.何所似(s) 3.沙鸥(u)
二、词语释义
1.危樯独夜舟 危樯:高高的桅杆
2.官应老病休 应:认为是、是
三、名句背诵
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寓情于景,烘托渲染
前两联写景,诗眼是独夜舟。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独,数量极少;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自己内心的孤独于景。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此情此景,难免使诗人感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它的命运只能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2.直抒胸臆,反而用之
主要是颈联。作者反其意而写,正是表明了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名因文章而著,官非因病而休。
新城道中(其一)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极大。《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二、相关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二教学案:Unit 3 Section Ⅱ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 Language points(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3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Ⅰ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 Pre-reading(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二教学案:Unit 3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二教学案:Unit 3 Section Ⅴ Project(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Ⅳ Grammar Writing(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1 单元小结(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Ⅴ Project(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1 Section Ⅱ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 Language points(含答案).doc
- 高中英语译林版选修七教学案:Unit 2 Section Ⅲ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一单元 《书愤》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 李凭箜篌引》 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虞美人》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 苏幕遮》 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 苏幕遮》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一单元 《书愤》 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 李凭箜篌引》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虞美人》 教案2.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 《阁夜》 教案1.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教案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