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自读课)(含答案)
第17课战国策目录序(自读课)
走近作者
曾巩(见《越州赵公救灾记》)
相关背景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言论、活动的一部书,经西汉经学家刘向整理校勘,编为三十三篇,分十二国编记,即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反映了一些纵横家的思想。
曾巩于嘉祐五年(1060)经欧阳修举荐充馆职,编校史馆书籍。《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佚,曾巩予以修补校订,并写了《战国策目录序》,今本《战国策》即是曾巩的修补本。
文意感知
作为儒家学者,曾巩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基于这一思想,尽管是“目录”序,曾巩对于篇目的设说却很简单,他把重点放在对战国策士论诈之行的批判上。曾巩认为战国乱世,就是“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曾巩校勘《战国策》,其目的就是要拿它做一份反面教材:“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让世人对论诈之术引为警戒。
思维导图
一、通假字
1.《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同“缺”,译为“缺失”
2.俗犹莫之窹也 同“悟”,译为“醒悟,觉悟”
二、古今异义
1.偷为一切之计
古义:一时 今义:所有的
2.莫善于是
古义:在这方面 今义:副词,表上下句的紧承
3.不知道之可信
古义:知道学说主张
今义: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
4.其设心注意
古义:用心,用意
今义: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
三、一词多义
1.笃
2.非
3.固
4.修
5.道
6.明
7.胜
8.莫
四、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批评,指责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周之先,明教化 使……英明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
(1)则可谓惑于流俗。(“于”表被动)
(2)及其后,谋诈用。(“用”含有被动意,被采用)
2.状语后置句
固将明其说于天下。(状语“于天下”后置)
3.宾语前置句
而俗犹莫之寤也。(“之”作“寤”的宾语,前置)
1.作者如何评价刘向的观点?
明确:对于“明教化、修法度则天下大治;不行仁义则天下大乱”的观点,作者是同意的,他夸赞刘向这样持论是“美矣”;对于“战国策士们不能不用谋诈”的观点,作者用“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委婉地予以反驳。
2.作者为什么拿孔、孟和刘向对比?
明确:孔、孟也生于策士活动的时代,“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他们能明先王之道,不用谋诈,可见战国策士未必是“不得不然”。作者用封建社会供奉的楷模来驳斥刘向的“不得不然”论,极具说服力。
刘向乃西汉通儒,也是信奉孔孟之道的,用孔孟与刘向对比,更能看出其“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的弱点。
3.作者对于“变法”是怎样看待的?
明确:阐述时代变了,法也要变了,但“道”不能变。即“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文章中以二帝三王为例,以证明时势不同,法度也各不相同,但“道”却“未尝不同”。也就是说,不管形势怎样,道,不能背离,不能用谋诈之术。以二帝三王这些圣贤为例,论证格外具有雄辩性。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赞同废弃禁绝《战国策》的原因。
明确:作者主张首先应从思想上明辨是非,即“明其说于天下”,使《战国策》成了反面教材,让当代和后代的人,都知道谋诈之行“不可从”“不可为”。另外,作者还指出《战国策》是一部史籍著述,有丰富的史料。
写法鉴赏
1.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文章先叙述前人和本人考校整理《战国策》的情况,从中自然引出刘向的原序,在批驳刘向观点的过程中,层层剖析,步步推进,先以孔孟为例作正面论述,不着痕迹地否定了刘向的观点,然后以战国策士为例作反面论述,再以《战国策》本身作补充论述,不主张废弃该书,而要让世人明邪说而不信从,这就在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本文的立论,结尾小结版本存佚情况,首尾呼应。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本文采用正面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评判古人古书,论述自己观点。正面,以孔孟、二帝三王为例,以证明时势变化,易法可以,但先王之道不能改易,意在言谋诈不可用;反面,以苏秦、商鞅、战国诸侯“亡其身”“灭其国”之史实,亦言谋诈不可行。一正一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素材挖掘
作为儒家学者,曾巩力倡“仁政”“礼治”,反对论诈之行。认为战国乱世,就是“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造成的。
[应用角度]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管理原则与方法是“礼治”与“仁政”,它们有丰富的内涵及相辅相成的关系。从现代管理观来说,礼是具有强制性的客观的法规制度和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社会组织原则和人际关系原则;仁是主观的道德修养,它包含着人道原则和情感心理因素。这二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并重且相辅相成:实现仁必须遵守礼,所谓“以礼行仁”;制定和实施礼必须依据仁,所谓“以仁率礼”。它们的相互辅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 鸿门宴第四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7 纪念刘和珍君第四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8 小狗包弟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7 纪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8 小狗包弟第二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美的汉字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1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2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8 小狗包弟第三课时.doc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7 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二 第5课 进 学 解(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六 第20课 赠黎安二生序(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八 第23课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6课 《伶官传》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六 第18课 送李愿归盘谷序(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第32课 泷冈阡表(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1课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30课 祭欧阳文忠公文(自读课)(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 第31课 柳子厚墓志铭(含答案).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十 第29课 祭十二郎文(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ZF_Intarder3_缓速器培训课件安喜光.pptx VIP
- 加氢搅拌器形式、原理及其发展趋势.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课件+教案-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初三冲刺班会动员课件PPT.pptx VIP
-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docx VIP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未来就业岗位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docx VIP
- 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设计课件.pptx VIP
- 医院信息科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