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张浚幕府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张浚幕府探析 (1129年),苗刘之乱被平定后,张浚升任知枢密院事兼御营副使。此时金朝南侵局势很是紧张,张浚建议宋高宗“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并“请身任陕、蜀之事,置幕府于秦川”。宋高宗于建炎三年五月任命他兼宣抚处置副使,“以川、陕、京西、湖南北路隶之,听便宜黜陟”。在张浚经略川陕的活动过程中,其幕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史书载:“浚在关陕三年,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以刘子羽为上宾,任赵开为都转运使,擢吴?为大将守风翔。子羽慷慨有才略,开善理财,而?每战辄胜。西北遗民,归附日众。故关陕虽失,而全蜀安堵,且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高度评价了其幕僚刘子羽等人。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张浚因过度使用便宜行事之权被召回,其幕府僚属也被贬官或落职,如“宣抚处置使参议官刘子羽责授单州团练副使、白州安置;宝文阁学士、宣抚处置使参议官程唐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本州居住”。   绍兴五年(1135年)任命张浚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出任都督诸路军马,对诸将皆有节制之权。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部署淮西军不当,大将郦琼率四万人马叛降伪齐,遂引咎辞职,以秘书少监分司西京,居于永州。此后秦桧执政,张浚被排斥在外25年,终宋高宗之世未再涉足最高权力中心,其幕僚纷纷求去,赵鼎乃上言“自张浚之罢,蜀士多不自安,今留者十余人皆一时选臣,恐台谏或以浚里党论之”。这其实也表现出幕僚地位多依赖于其幕主,受到其幕主政治前途的影响。   至宋孝宗登基,锐意恢复,又重新启用张浚,以之为少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封魏国公。隆兴元年(1163年),擢张浚为枢密使,都督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张浚遂二次出山,重新组建幕府,并以后来成为一代名相的陈俊卿为宣抚判官。同年六月因李显忠之败,都督江淮军马张浚被降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但不久又恢复其都督之号。隆兴二年(1164年),宋金签订隆兴和议,张浚自请解散都督府,其幕府亦随之解散,此后不久张浚去世。   二、张浚幕府僚属的任职特点   首先,出任张浚幕府僚属的官员地位优崇、且多为兼职。南宋初,规定都督府“谋、议官叙位视两省官奉使,机宜官视职司,干办官视杂监司”,由于张浚组建幕府隶属于宣抚处置使司、都督行府等,本身地位较高,充任其幕僚者多地位优崇,也多有以中央官员出任其幕僚的情况,如吕祉以兵部尚书入幕任都督府参谋军事,张宗元以兵部侍郎入幕为都督府参议军事。他们的地位普遍高于各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长官。   幕僚除地位较高外,还多为兼职。一种情况是以他官兼幕府官员,如前述张宗元即是以检正诸房公事兼都督府谘议军事,后又升为兵部侍郎兼都督府参议军事;王彦以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兼都督府参谋军事;赵开为四川都转运使,“仍兼宣抚司参议”。另一种情况是幕府官员被张浚指派兼任他职。一般是张浚以本司或本府所取得的便宜之权,奏辟其幕僚兼任他职,但所兼职往往在其节制范围之内。如张浚承制以宣抚处置使司参议官张深知成都府,并充本路安抚使。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以幕府主管机宜文字傅秀权湖北制置使。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张浚承制以幕府参谋官王庶为中大夫、充龙图阁待制,知兴元府,兼利夔两路制置使,并节制陕西诸路。在这种情况下,幕僚与幕主的关系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撤销其兼职并重新召回张浚身边。   值得注意的是,张浚僚属的兼职大多地位也较高。如李允文以宣抚处置使司之命权本司参谋官、湖北察访使节制军马,“沿江除三大帅,而鄂帅就用允文”,“由是允文益横”。其他如制置使、安抚使、知州府等兼职,地位也较高,因此得以节制一方军马,这主要是与幕主张浚的地位密切相关的。   其次,幕府僚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都督江淮军马张浚被降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时,其原都督府全体官属于七月改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僚属。至八月,宣抚司改回都 督府,官属亦相应改回。可见,随着张浚任职的变化,其幕僚的归属亦随之变化,而且当由都督府幕僚转换为宣抚使幕僚时需要降官。可知幕府对于其幕主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其幕主的职务、地位变化而随之沉浮。   再次,张浚幕府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多用川陕人。如冯康国,四川人,“偃蹇学校四十余未售”,及张浚抚谕川陕,“康国拔起诸生,骤遭逢光宠,全蜀耸动”。赵开,四川普州人,任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王庶,陕西庆阳人,参谋官。郭奕,普州人,曾任张浚幕府干办公事。绍兴五年(1135年),“禁川陕州县官悉用川陕人”。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张浚的幕府中也多用川陕人。川陕地区远离朝廷,一方面许多官员不愿来此任职,因此多用本地官员,另外张浚任宣抚处置副使时取得了科举取士的权利,这也导致川陕地区的官员多用本地人,那么川陕宣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