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骑牛上学”,传承国学别走错了路.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骑牛上学”,传承国学别走错了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骑牛上学”,传承国学别走错了路

“骑牛上学”,传承国学别走错了路 【素材回放】    往牛鼻子上拴绳,再在牛背上搭上垫子,3岁儿子坐上去以后,李里拿上铲子牵着牛,就送孩子去幼儿园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他和儿子被路人拍下了照片,传上微博后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事实上,从2016年冬天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只要有空李里就会牵上牛或者驴接送孩子,途中带孩子背诵古诗词经典,“沟通了人、物与自然,父与子的感情。” 妻子起初担心孩子掉下来,或者是牛受惊,但李里表示不会发生,他反复强调,孩子应该勇敢并得到锻炼,“现在的小孩太娇惯了”。 交管部门:虽未禁止上路但存安全隐患 交管部门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规定马或者牛等动物不能骑上路,如果要上路,建议走非机动车道,同时主人要牵好。此外,动物容易受到惊吓,骑行上路对骑行者和其他交通参与者都会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如果发现有这种行为会进行劝导。 【素材解读】 在现代社会,确实有很多孩子不再有机会与自然万物更多亲近,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好与赐予,在无形中,从身体到灵魂都受到了双重禁锢。这名父亲的“复古”育儿方法,就显得很有积极意义。但这名父亲的做法,更像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让三岁孩子骑牛或者骑驴上学,在马路上容易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与“狼性教育”等一样,最终很可能会害了孩子。让孩子骑牛上学,让孩子完全像科技落后时代的人一样生活,这是在无形中否定了现代文化,否定了现代生活的美好。要让孩子多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避免孩子被禁锢在教室与家中,并不是非得复制古人的生活方式。让孩子拒绝现代文明,这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这不仅是对现代文明的误解,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这也并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不能把孩子变成自己激进观念的“试验品”,孩子不是自己的私人财产,不是可以任自己打扮的“小姑娘”,家长要有对孩子真正负责的态度,要变得更理性一些,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自由生长。 践行传统文化沟通人与自然 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理性一些,让孩子自由生长 太特立独行还可能制造误解乃至隔阂 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会排斥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传承国学需要传承的是精神内涵,是文化素养,而不是形式主义 与其说是要让孩子践行传统文化,有所提升,倒不如说是满足家长的趣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驴背上确实与自然沟通了,至少形式上是这样,与人则未必 知行合一固然重要,但当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时,拘泥于形式难免有点泥于古而异于今 幼儿骑牛问道,纯属哗众取宠 李里为什么要让儿子骑牛上学?他的解释是:“我觉得,传统文化应该贯穿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当中。”而骑牛在他看来,便是在“行”方面的尝试。他举了个例子,“碰上下雨,带他背‘牧童遥指杏花村’,骑牛的时候读‘牧童归去横牛背’,骑驴时读‘细雨骑驴入剑门’。” 知行合一固然重要,但当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时,拘泥于形式难免有点泥于古而异于今!当年老子骑青牛而问道,那是因为牛就是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现在如这样,纯属哗众取宠。就比如现在很多人想恢复汉服,但理想和现实始终脱钩让其无法实现。为什么?长袍飘飘的汉服穿上虽美,但已经无法适应今日,穿上汉服,难保上地铁公交后摆不被拖进门缝里,连累脑袋被车门夹了;难保干活时长袖不被卷进机器里连累胳膊被绞伤。所以汉服始终不能像与时俱进的旗袍一样大放异彩甚至漂洋过海。 《易经》有句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国学重要的是内容和精神,而不是形式。学国学应更加注重国学的精髓,不能只看面上的东西。国学的精髓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先秦老子那种超然大度的情态、庄子纵横宇宙的心胸、孔子谆谆教导世界的从容。这些伟大的国学先哲们从不拘泥于形式,所以让自己的思想到达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就李里而言,热爱国学是好事,一心教幼儿学国学更是让薪火有相传,但如此拘泥于形式则贻笑大方了,难免会陷入形式主义之中。学国学,最主要的还是领悟先贤的思想,学其精神而与时俱进,从而懂得做人的道理。体验一下骑青牛问道未尝不可,但每日骑牛上学则大可不必,因为剑走偏锋式的沉湎就是返祖的前奏! 我倒是觉得这位让孩子“骑牛上学”的父亲自身存在问题,再说了,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影响不好的。别的孩子都采用的正常的交通工具,“骑牛上学”的孩子就显得十分扎眼和另类,在学校里是不是会成为学生们取笑的对象?如果是这样,必然会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长。想起一个极端的“国学传承人”,他每天都“穿着古代服装”乘坐公共汽车,结果很多人躲避的远远的。 如此传承国学,是走错了路子,不仅不利于传承国学,反而会让人们有了抵触情绪。 2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