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材料》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复合材料》PPT课件

生物复合材料 概念及分类 定义:生物复合材料又称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学材料。制备此类材料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或改善某一种生物材料的性能。此类材料主要用于修复及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 分类: 1、按材料组成和性质: 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橡 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  医用金属材料(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和钛合金以及贵金属);  医用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材料);  医用复合材料(金属基-陶瓷涂层体系等) 2、按材料在生理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反应水平: 惰性的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活性材料。 可生物降解和吸收的生物材料。 3、按用途: 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和替换材料(骨、牙、关节、肌腱)  软组织材料(皮肤、乳房、食道、呼吸道膀胱)      心血管系统材料(人工心瓣膜、血管、心血管内插管)  医用膜材料(血液净化膜和分离膜、气体选择性透过膜、角膜接触镜)  药物释放材料等。 生物材料基本生物要求 植入体内的材料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长期受物理、化学、生物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组织以及器官间普遍存在着许多动态的相互作用,因此,生物医用组分材料必须满足下面几项要求: (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物理相容性,保证材料复合后不出现有损生物学性能的现象。 (2)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材料的结构不因体液作用而有变化,同时材料组成不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反应。 (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人体的机械作用力,所用材料与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能相适应,增强体材料还必须具有高的刚度、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 (4)具有良好的灭菌性能,保证生物材料在临床上的顺利应用。 此外,生物材料要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不因成型加工困难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研究及应用 根据基体材料的不同,可将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大致分为金属基、陶瓷基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三类。通过相应的工艺成型方法将各类材料制作成不同医学应用领域的生物复合材料。 一、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又称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碳素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此类材料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来说,生物陶瓷主要包括惰性生物陶瓷、活性生物陶瓷和功能活性生物陶瓷三类。模拟性生物陶瓷材料和带有治疗功能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现在,功能活性生物陶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少有I临床应用报道,但其应用前景是很光明的。 不同种类的生物陶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差别很大,在医学领域中的用途也不同。临床应用中,生物陶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拉伸 强度、扭转强度和韧性较差。氧化铝、氧化锆等生物惰性陶瓷耐压、耐磨和化学稳定性比金属、有机材料都好,但其脆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生物活性陶瓷的强度则很难满足人体较大承力部位的需要。 纳米技术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得到扩展。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是药物控释材料及基因治疗载体材料。 3、血液净化材料重在应用 采用滤过沉淀或吸附的原理,将体内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致病物质)专一性或高选择性地去除,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是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的有效疗法。尿毒症、各种药物中毒、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脂血症等,都可采用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其核心是滤膜、吸附剂等生物材料。 4、复合生物材料仍是开发重点 作为硬组织修复材料的主体,复合生物材料受到广泛重视。它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具有不同性能材料的复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有效解决材料的强度、韧性及生物相容性问题。 5、材料表面改性是永久性课题  生物相容性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应用的基本要求。除 了设计、制造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外,通过对传统材料进行表面化学处理(表面接枝大分子或基团)、表面物理改性(等离子体、离子注人或离子束)和生物改性是有效途径。材料表面改性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被认为是生物材料研究的永久性课题。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