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历史5
同步创新训练
1.右图是“公车上书”的发起人之一,他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光绪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
B.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
C.强学会成立
D.《中外纪闻》的创办
3.戊戌变法时,耍两面派手法,出卖维新派的是
A.慈禧 B.袁世凯 C.光绪帝 D.谭嗣同
4.右图是百日维新时的清帝,他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5.强学会成立后,它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万国公报》 D.《湘学报》
6.“公车上书”的中心内容是
A.要求清政府积极抗日
B.要求清政府严禁鸦片
C.要求清政府收复新疆
D.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7.“变者,天下之公理”的言论出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袁世凯 D.光绪帝
8.下列各项,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9.戊戌变法失败后,不愿逃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10.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11.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
12.光绪帝积极支持维新派并实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②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③变法可巩固以他为首的“帝党”的势力④根据慈禧太后实行“新政”的旨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14.依据右方框中给出的材料,编写成历史小戏剧,在班级演出。编成小戏剧要力求反映历史事件中的矛盾冲突。题目自拟。
15.依据所学“戊戌变法”的内容,说明有哪些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导致慈禧太后政变,而使戊戌变法失败。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出创设的空间。
提示:
1.用课文中“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创设一道单项选择题。
2.用课文中“戊戌变法”的内容创设一道否定选择题。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B
6.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注意掌握历史事件“公车上书”的背景。“公车上书”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消息传到北京,康梁等发动“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故答案为D。
答案:D
7.B 8.A 9.C
10.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运用材料、理解材料、综合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变法的时代背景,准确理解人物主张。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故A、C不是正确答案。他也没有转向革命。故答案为B。
答案:B
11.B 12.B 13.A
14.谭嗣同慷慨就义
时间:1898年9月28日
地点:北京宣武门菜市口刑场
人物:谭嗣同(简称谭)
刚毅(简称刚)
群众甲、乙
刽子手丙、丁
幕启:北京菜市口刑场,谭嗣同等六人被刽子手推至断头台前,四周聚集了上千名群众。清兵手执长枪,组成人墙,护卫刑场。
群众甲:要杀人了,杀的是什么人?
乙:听说要杀维新派人物,其中一个能逃走却不逃走,甘愿被杀的。
甲:哪一个?
乙:(手指前面一个)就是那一个长得英俊魁梧在前面那一个。
甲:真了不起!
乙:听说在狱中还留有诗呢?
甲:什么诗?
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甲:真是好诗,真是个好汉。
刚:谭嗣同,你还有什么话说?
谭:(正气凛然地)刚毅!你过来,我有话讲!
刽子手丙:大人!午时三刻已到。
刚:(十分胆怯)时间到!快!快!(示意刽子手动手)
谭:(对群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刽子手捂谭嘴欲阻止,谭挣扎)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声音回荡)
(刽子手丁举起屠刀,群众甲、乙急忙捂眼)
15.从变法内容来看,能触动顽固派利益的主要是: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要任用新人必须废黜旧人。触动以慈禧为首的旧势力。②创办报刊,开放言论,传播新思想。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中,开放言论,则是顽固派们难以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