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的资料大全
第一章 绪论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
人文地理学
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综合性、区域性
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研究对象。
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岩石圈
3、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 1、地壳 2、地幔 3、地核
4、主要的造岩矿物及性质
矿物名称 形状 颜色 条痕 光泽 硬度 解理和
断口 石英
SiO2 六方柱锥状晶体 无或各种颜色 无色 玻璃 7 贝壳状断口 长石
KAlSi3O8 柱状厚板状晶体 白、肉红 无色 玻璃 6 完全解理 云母
KAl2[Si3AlO10](OH,F)2 片状 白、黑 无色 玻璃 2~3 极完全解理 方解石
CaCO3 菱面体晶体 白 白 玻璃 3 完全解理 普通辉石 短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 绿玻璃 5~6 中等解理 普通角闪石 长柱状 黑(或带微绿) 浅灰绿 玻璃 5~6 完全解理 黄铁矿
FeS2 立方体晶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淡黄铜色 黑带微绿 金属 6~6.5 无解理 黄铜矿
CuF2S2 晶体少见,常见致密块状或散粒状 铜黄色 黑带微绿 金属 3~4 无解理
5、岩石分类及特征
岩浆岩(火成岩)
侵入岩: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特征
深成岩:冷却缓慢,矿物可以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粗大、结构致密;
浅成岩:冷却较快,矿物不能充分结晶,因此晶粒细小。
喷出岩: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
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
(2)压力
(3)化学活动性流体:H2O、CO2
变质岩的特征:板状、片状、片麻状
片理构造,如板状、片状、片麻状
6、地质作用的概念、分类和相互关系,为什么说内力地质作用是第一营力,外力地质作用是第二营力?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类:
7、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1)构造运动
定义: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促使岩石圈发生变位
和变形以及大洋底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构造地貌:
第一级:星体地貌,如大陆和大洋;
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如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等;
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由不同地质构造和不同岩层的差别抗蚀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地貌。
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
水平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
作用形式:水平挤压或引张力
作用结果: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作用结果: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成为造陆运动。
(2)岩浆活动
火山作用:岩浆沿构造软弱带上升并喷出地表。
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到上覆岩层。
(3)地震
按成因地震分为三类:
构造地震
又称断裂地震,是地下岩层突然发生错断引起的地震。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90%。
火山地震
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的强度较小,发生次数占地震总数的7%。
陷落地震
在石灰岩地区,岩石被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一旦上覆岩石的重量超过岩石的支撑能力,地表塌陷,引起地震。占地震总数的3%
8、水平构造及其地貌类型、丹霞地貌
定义: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原因:
受内力地质作用扰动较小
岩层呈整体上升或下降运动
9、单斜构造及其地貌类型,单斜山、单面山、猪背岭的区别,单斜山的前坡(逆向坡)和后坡(顺向破)
定义:一个地区的一系列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岩层的倾角较小(小于25度)。
成因:
(1)位于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
(2)地层不等量抬升;
(3)沉积基面倾斜,如大陆架沉积。
单面山两侧的等高线疏密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对称。
两坡都很陡且坡度相同的称为猪背岭
10、岩层产状三要素
补充:岩层产状三要素
1、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交
线的方向,它标志
着岩层的延伸方向。
2、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与走向垂直。
3、倾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营销05.沃尔玛中国区市场营销推广的方案.ppt
- 网络营销19.家博会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ppt
- 网络营销4p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4网络品牌及产品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5价格及网络定价的策略.ppt
- 网络营销EasyCom互联网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doc
- 网络营销——理论实务的案例实训参考的答案与提示.doc
- 网络营销8在线客户的关系管理.ppt
- 网络营销——理论实务的案例实训学生考核手册.doc
- 网络营销2011玉兰墙纸互联网营销推广的的策划的方案.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