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中毒护理查房2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眠药中毒护理查房2ppt课件

安眠药中毒的护理查房 : 2017.2.20 病例讨论 2 病史: 患者,张文英,女,86岁,因“自服思诺思舒乐安定后昏睡6小时”入院。 患者6小时前未知原因下自行一次吞服舒乐安定30粒,思诺思约20粒,后昏睡,家属发现后叫120入我院急诊科。 2017-01-29行第一次血液灌流。 2017-01-30行第二次血液灌流。 2017-01-30接危急值,APTT:154.8sec。考虑血滤肝素化处理引起,考虑消化道出血。 2017-01-31经过鱼精蛋白泵入,口服凝血酶冻干粉等止血治疗后,复查凝血功能,APTT正常。 2017-02-02转消化科继续治疗。 入院查体 3 入院查体: 神志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罗音,心律齐,心界无扩大,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等。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病史,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肾病等病史,无过敏史。 相关检查 4 相关检查: 2017-01-29我院心电图示:起搏器心律,ST-T改变。 2017-01-29我院胸片示:支气管炎改变。 化验报告提示:三大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均异常。 定义 5 安定中毒是安眠药中毒的简称。安定药具有安定、松弛横纹肌及抗惊厥作用,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抑制,由于肌肉松弛而引起呼吸障碍,为严重的合并症。由于心血管及呼吸抑制,可发生呼吸停顿、低血压、心肌停搏。 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 1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原则 2 3 4 5 疾病相关知识 Contents 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 9 (一)苯二氮卓类 1、长效类(半衰期30小时)氯氮卓、地西泮、氟西泮 2、中效类(半衰期6-30小时)阿普唑仑、奥沙西泮、替马西泮 3、短效类(半衰期6小时)三唑仑 (二)巴比妥类 1、长效类(作用时间6-8小时)巴比妥、苯巴比妥 2、中效类(作用时间3-6小时)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布他比妥 3、短效类(作用时间2-3小时)司可巴比妥、硫喷妥 (三)非巴比妥类非苯二氮卓类 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丙氨酯 (四)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硫利达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镇静催眠药为脂溶性,易在消化道吸收。其吸收、分布、代谢、排出过程和起效作用时间与药物脂溶性有关。脂溶性强者易通过血脑屏障,起效快,药效短,多数镇静催眠药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胎盘屏障,也可由乳汁排泄。 Part 01 发病机制 药物代谢 ■01 苯二氮卓类 ■02 巴比妥类 此类药物分布容积大,脑、肝、肾和脂肪组织中浓度较高,作用持续时间与药物吸收、体内分布和再分布有关。口服巴比妥类清除半衰期24h以上;短效和中效类脂溶性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脂溶性高的巴比妥类主要通过肝脏微粒体酶代谢失活,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肾脏排出;脂溶性低的巴比妥类主要经肾脏排出,因肾小管再吸收后排泄慢,作用时间长。中短效巴比妥类血药浓度30mg/L和长效血药浓度80~100mg/L时,出现毒性作用 11 口服吸收快,约1h达血药峰浓度,平均3h达作用高峰。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此类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变化大。脂溶性高的药物迅速分布于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并蓄积于脂肪组织,作用持续时间短,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降低。在肝脏微粒体氧化系统经羟化、去甲基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脏排泄。连续应用BZD可引起药物依赖,与其他镇静催眠药合同有协同作用。 药物代谢 ■03 非巴比妥非苯二氮卓类 该类药物大多通过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代谢。水合氯醛经肝脏乙醇脱氢酶降解成三氯乙醇,再氧化成三氯醋酸,新生儿清除半衰期长;乙氯维诺脂溶性高,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于脂肪和脑组织,90%在肝脏代谢,其余由肾脏排出;格鲁米特脂溶性高,能迅速进入脑组织;甲丙氨酯能透过胎盘,由乳汁排泄,主要在肝脏转化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甲喹酮是一种脂溶性低的碱性药物,70%~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余分布于肝脏、脑和脂肪组织,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小部分由胆道和粪便排出。 乳腺癌 病因 05 12 Part 02 中毒机制 中毒机制 14 01 苯二氮卓类 中枢神经系统内BZD受体分布于脑皮质、边缘系统、中脑、脑干和脊髓。目前将BZD受体分为ω1、ω2和ω3三个亚型。ω1受体主要分布在感觉运动区,有镇静催眠作用;ω2主要分布于边缘系统,有抗焦虑和抗惊厥作用;ω3作用尚不清楚。BZD与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其受体与GABA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组成的蛋白复合物位于神经细胞表面。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BZD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易化GABA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导致氯离子通道通透性增加,促进氯离子内流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GABA介导的抑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